针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还在初期尝试阶段,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郑长征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CEI)记者专访时指出,面对新一代的信息网络技术时,人们应当理性看待,莫让新一轮的物流热冲昏头脑。大数据技术虽然好但终究不是“万灵丹”,只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才能对整个物流行业起到助推作用。
两化发展是趋势
CEI:目前我国物流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郑长征:物流的运作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之间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三流都顺畅了,物流的效率才会得到提升,物流成本才能下降,物流整体效益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我国传统物流行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物流资源分散,尚未形成社会性的大物流配送体系,严重制约了物流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跟踪、分析、协调、优化能力较差,难以对物流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分析;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集装运输发展缓慢,导致仓储、运输、搬运环节现代化水平较低,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欠缺,物流运作效率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