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云计算的“新黄金十年”,谁将夺冠?

HAT露峥嵘,决胜在2B端
 
如果从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高峰算起,云计算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演进和发展,产业界已达成基本共识,云计算是通往数字化转型彼岸的必由之路。云计算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新的应用需求、新的技术持续迭代、新的商业模式加速涌现,再加上新的不确定性,共同驱动着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市场竞争格局。大约在2018年左右,很多人就在追问,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格局何时才能确定下来。当时就有业内专家认为,至少要到2022年左右才能有定论。
 
现在,我们离这个时间节点越来越近了,但中国云计算市场依然充满变数,因为技术变化太快且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协作越来越复杂;应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业务场景越来越丰富;伴随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对云计算的能力和支撑作用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些新的要求下,各路云服务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IDC、Gartner、Canalys等市场分析机构都会定期发布中国云计算市场统计报告。综合这些数据,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导力量主要包括: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华为云等为代表的由传统IT解决方案提供商“跨界”而来的云服务商;以UCloud、青云QingCloud等为代表的云计算创业企业;还有就是大型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先发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排名一直靠前。但随着云计算接受程度的逐步提高,更多类型厂商的涌入,市场格局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大型传统IT解决方案厂商通过转型,不断加大对公有云的投入,慢慢提升了在云计算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从市场统计就可以看出,原来占据TOP 5的都是互联网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现在华为云的排名持续上升,从最初前8不入,到后来进入前8、前5,现在已经晋升三甲。Canalys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显示:华为云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达到16%,仅次于阿里云,位居第二,而且进入2020年来已连续三个季度排名第二,地位不断稳固。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一切变化发生在短短3年时间里。
 
2C与2B曾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市场,用户的需求、厂商的打法各不相同。但现在,2C与2B也有相互融合和借鉴的趋势。比如2B用户也越来越重视应用体验,希望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实现快速迭代。只有更准确地把握2B客户的需求,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提供定制化的企业级的高品质服务,才能在2B市场上赢得更大份额。
 
企业上云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厂商在云计算方面的较量也不是“加速度”这么简单,更主要的还是考验“后劲儿”和持续发力的能力。所以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都只是相对优势,持之以恒才更重要。
 
全面还要特长突出
 
说到底,云计算市场之争是综合实力的比拼,但是技术的创新能力和领先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HAT在这方面肯定是高人一筹,无论是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提供能力,还是性能等各方面指标都遥遥领先。尤其是在引领云计算整个行业发展方面,HAT始终挺立潮头。
 
从当前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云原生与混合云是最大热点。Gartner预测,2020年,90%的企业将利用混合云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IBM大手笔收购红帽旨在打造一个新的混合云帝国。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