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教授林安悟作客我校人文讲坛

林教授用浅显的提问起题,激发同学门的思考: “筷子”与“叉子”究竟有何差别?由此而来林教授阐述了个人的真知灼见, “筷子”是主题通过中介连接客体,二者连成一体,从而达到均衡;而 “叉子”则是主体借助工具强行侵入客体.中国文化强调异地人以一种独特的连续体思考相互交流沟通,达到同而为一的融通境界,同时它还强调人的可超脱性.

与此相反的是,西方文化对人和事物都倾向于分而为二,因此主客体之间就需要第三者来连接,或者说是客体要经过概念的定义才能被主体感知。

 
同时林教授也客观指出,中国文化还有其相当大的不足,切不可妄自菲薄,自我吹嘘,正所谓“勿与小生成,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国家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文化同样也需要升华,此外我们还需借鉴他国的宝贵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用叉子时就用叉子,而该用筷子时就用筷子,哪个方便用哪个,不必拘泥.当然涉及民族气节问题时又万万不能含糊。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