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付费社群都烂尾了!
我好几年前就开始加入各种付费社群,但那时候的付费社群更多是以企业家为主的行业群、商会群。
而从2019年左右开始,我发现身边各种类型的付费社群涌现出来。
有交流如何赚钱的,有专门对接流量的,也有专门做电商平台、主播渠道和选品的,以及很多个人做的技能类、信息类、网赚类的收费社群。
收费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还有费用在几万元的私董会类型。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花了十几万加了很多付费社群,也抱着交流、学习、赚钱的憧憬。
但是各位可以留意一下,今年开始,许多社群开始变得不那么活跃了。
星球里从一天几十条帖子到现在一天两三条;群里面以前交流是刷屏的,现在迟迟无人应答;还有一些线下见面活动,连人都招不齐。
许多做付费社群的人很苦恼,为什么热热闹闹收了一两千的人社群,做不起来了?
村长之前就写过一篇文章《付费社群的钱,没有那么好挣的!》提醒想做付费社群的朋友,今天我把其他的思考与各位分享。
01内容的输出和奖励
1、内容输出的持续性
90%以上付费社群,都是靠社群成员在群内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赚钱方法、踩坑避坑的心得来维系,而社群组织者更多承担的是内容的严选和组织功能。
但想要鼓励大家做内容的输出,至少面临三个问题:
其一是有能力输出的人有几个?表达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况且很多人入群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别人的理念、方法。
其二是愿意输出的人有几个?不仅是大家很忙,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会在大众面前分享嘛?
我加入过行业很多付费群,很多东西都不是独家的,都是群发的。
包括在作者的公众号可以免费看到,这种内容的私密价值就低了很多。
其三是谁能有那么多真正的干货输出?如一个做直播带货的老板,能每个月都分享一篇超级干货嘛?明年还能继续吗?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付费群里面,以前活跃的大佬没有输出了。
因为有些东西不能输出,有些东西不想廉价输出,有些东西无法持续输出。
它要保留更有价值的内容,在自己的圈子里或更高端的圈子里输出。
所以有些有价值的信息,哪怕在已经收费的圈子里,面对几千上万人做分享,其实信息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了。
2、分享奖励的刺激性
绝大部分的社群分享其实都是免费的,现在有一些社群会以金币、积分等虚拟币作为奖励。
但是这个价值的评判标准完全在官方,对于有些人来说,其实它能写出来,就已经是它最高水平了。
而官方却认为质量不行,没有得到精华认证,这时候圈友的积极性自然受到了打击。
这个和我们做头条、抖音不一样,做头条涨粉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广告分成的收益也是无限的。
至于官方给的活动奖励,是额外部分的,所以作者是否得到,其实对他原本的创造收益没有影响。
而在付费社群里面,没有涨粉的概念,所谓的收益又需要靠不确定性的虚拟币。
况且虚拟币的价值又是随机变动,有时候还不能立马出手变现。
这种不确定性的奖励,对于社群成员来说吸引力自然就弱了。
最最重要的是,能够输出极有价值的人,又不在乎这一两个金币,他分享的随意性更强。
所以靠社群成员输出内容为主的付费社群,在持续性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02普通人得不到关注
最近一直在流行一个词叫“精英人士”,其实付费社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精英人士”服务的。
比如群里面的某位老板、某位经常获得奖励的作者,某位与社群老板有很好关系的人。
但是一个超过千人的大社群,至少有70%以上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是被海报、文章中那几十个有titel、做背书的人吸引来的。
可这些人无法加入到更高的圈子里,无法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当圈主再次以贡献、资源、权利、地位、收入等维度,把大家分开之后,普通人只能看到普通的东西。
这对于他们来说,价值感就弱了,所以他们参加活动、分享、续费的意愿就降低了。
你仔细思考一下,在你加入众多的付费社群中,是不是官方一直在让一部分人更出名?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原本进群是想认识宣传海报上的,实际的结果可能连个微信都加不上。
其实做私董会也好、总裁班也罢,这是符合一部分圈友需求的,这种分层运营、变现的逻辑也是对的。
但是,谁来服务普通人,中腰部的人,他们服务的持续性机制在哪里?这是很多社群忽略的。
03过于追求利益
你以为支付了699、1599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权益了,但这仅仅是入门而已。
许多付费社群,过度追求商业化了。
听课要收费、参加线下活动要收费、公众号推荐要收费。
参加某个嘉宾分享要收费,参加私董会要收费,私董会的某个服务又要收费。
这种连环套的收费,过度消耗了会员的信任值和支付能力。
我还见过一些付费社群,每年到要缴费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会员小二打电话、发短信、拉群来催续费。
因为他们的业绩与此挂钩,这种做法也许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长期续费的动因到底是什么?
是付费社群的价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