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问题: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延长用户时长的。尤其是许多工具化属性明显的产品,增加用户时长往往意味着要向核心场景之外拓展,比如增加社交元素,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总之在不断的尝试后,不断累积的试错经验,让行业开始普遍采用以下三种工具来完成“增加时长”的任务:
一个是搜索,虽然搜索是传统意义上的短时需求,但随着细分需求的更多觉醒,搜索的重要性不断被提起。尤其是“搜索+算法”、“搜索+AI”形式的出现,已经成为了产品的标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新入者,头条。
第二个是小程序。与搜索相同,轻量化、偶发性需求的重要性title,要求产品更灵活地与用户实现交互,小程序被视为最合适的形式,bat都在为此布局。
第三个是内容生态,作为兼容性最强的信息载体,内容社区总是人们在延长用户时长时的首选,也最容易做出成品。所以许多现象级的内容产品,从不缺乏巨头的关注,比如知乎每轮融资背后都有腾讯的身影。
但工具是一方面,让工具变成有效工具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小程序还是搜索,这些工具即使能被并入生态,也需要找到合适的磨合方式——尤其在“新十亿时代”用户充分成长、主观能动性更高、行业玩法更加透明的情况下,每一种工具的局限性正在被放开,也更值得我们去深究:
谁造就了“新十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