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边缘计算的结合点及主要场景
根据调查显示企业用户对于5G的四大特性的关注顺序为:高速数据传输 > 网络切片 > 海量设备接入 > 低时延业务,该调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特性对应的边缘场景的大规模商用先后顺序。最受企业关注的高速数据传输可能在视频、VR、云游戏等基于基于CDN的边缘场景最快落地,而基于低延时特性的工业4.0、远程医疗等行业的边缘场景仍在探索边缘计算与5G的结合模式。
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
-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
- 结合点:对4K\8K视频、AR\VR、云游戏大带宽时延敏感业务,可以结合CDN近场计算完成本地分流,保证业务体验的同时,可以减少数据上云占用主干网带宽,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 主要场景:– 视频、直播:视频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下沉CDN部署离用户更近的边缘数据中心,由统一的边缘管理平台进行业务容器管理调度。结合基于内容的路由寻址,实现数据本地分流,降低业务延迟改善用户体验。– AR/VR、云游戏:基于5G的高速传输,AR\VR、云游戏的渲染计算、转码等业务流可以从配套的终端设备上迁移到边缘云上进行统一的计算,再将结果返回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只需要作为接收和显示,5G的网络传输及响应时间与边缘云更强大的算力可以与之前AR\VR本地计算时延一致,保证用户体验。
低延迟 ,支持实时计算处理
- 特点:5G的延迟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 结合点:对于时延极其敏感的边缘场景,如智能交通,工业制造,远程医疗等行业,可以做到零延迟、可靠传输的现场计算。
- 主要场景:– 智能交通:根据调查显示,智能交通的场景将会是5G时代下主要的边缘场景,包括智能交通稽核、智能交通视频监控和L4、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等交通行业场景,5G的特性可以满足该场景下的大量边缘设备接入,同时极低的延迟的业务需求。结合5G网络分片的特性,可以对于时延敏感业务规划单独虚拟信道,利用大规模部署的边缘基础设施进行现场计算完成实时处理返回结果。– 工业制造:工业场景需通过高度自动化来提高生产率,而高度自动化对于高精确度阈值和实时分析的低时延、高可靠网络连接有着很高的要求。5G高速、低延迟的特性简化了原先固网有线部署的复杂度解决了WIFI接入时信号不稳定、切换WIFI丢包等问题,保证了设备可以稳定接入边缘管理平台和完成业务实时计算的可靠性。
支持海量设备接入
- 特点:4G是一平方公里10万个连接数,5G可以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万个设备的连接密度。
- 结合点:对于大规模设备接入的物联网场景,可以采用固移结合接入方式,所有设备接入统一的边缘管理平台,减少数据流量绕行。
- 主要场景:– 物联网:根据调查,企业物联网是超越连接边界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全球物联网设备超过15亿,一般呈区域性密集分布,因此物联网平台需要将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部署边缘技术提供更接近用户的物联网场景,以加快分析和响应的速度,提供用户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