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做微服务设计的时候必备DDD?

回到主题,我们要了解的是微服务和DDD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软件所面临的问题域比以往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不断扩展的问题域自身,也来源于创新变化,以及这种规模性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然而一个人一个团队,他对复杂的事物的认知是有极限的,面对这种复杂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分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分;治意味着分出来的每一个部分要能够独立的运行,能够互相的协作,完成整体的目标,能够一来应对外部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微服务的缺陷

微服务架构在分和治两个方面都给出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最佳实践,那微服务是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银弹呢?其实不然,很多团队在应用了微服务架构来构建他们的系统以后,发现并没有完全解决这种复杂性问题,甚至还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服务并 没有解决复杂系统如何应对需求变化这个问题 ,甚至还加剧了这个问题。当一个需求变化了,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识别这个变化影响到了哪些微服务,这些服务的多个团队之间,需要通过无休止的扯皮去决定 哪个服务多一些,哪些服务少改一些 ,然后测试团队还需要做昂贵的这种联调测试,即便如此呢,开发团队依然不放心,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开关控制,小心翼翼的去做切流,去做灰度发布。

从业务层面来看,微服务架构没有避免这种散弹式的修改。甚至反而加重了他,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微服务架构在分的纬度考虑的并不全面。

DDD功用

当我们去做分的这种工作的时候,具体拆分详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微服务的拆分姿势》,需要考虑哪些维度呢?我觉得我们至少要考虑三个维度:

  • 功能纬度
  • 质量纬度,比如性能,可用性
  • 工程纬度

微服务对第2个给出了很好的指导,对第3个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但是, 对第1个功能纬度只给出来非常有限的指导 ,就是为什么随着微服务的流行,领域驱动设计(DDD)又被重新重视起来的原因。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