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封城致超级交通枢纽停滞、火速筹建医院
关键词:“雷神山”、“火神山”、全城抗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只黑天鹅,它的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华南海鲜市场、大武汉、中国、全球,肆虐程度与日俱增,最终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封城”,武汉进入了全城抗疫的时刻。但是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武汉的“停滞”势必影响国内的交通运输,加之正值春节春运,民众出行受到一定影响。
然而,正因为在“掐断”超级传播链条上的及时,才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这种临时机动的政策是未来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素质。由于当时确诊患者不断增加,武汉医疗系统面临重压,“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火速搭建,收治了众多确认患者,展现了中国速度,全国的抗疫也进入了攻坚期。
2、“健康码”问世,数字政府的“鲜活”应用
关键词:数字政府、凭码出行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人口流动带来的隐患不可忽视,复工的资格确认、疫情的继续监测是重中之重。健康码成为了这期间的一个新物种。
作为疫情期间被“赶制”出来的产品,健康码是防控时刻恰到好处的改良,亦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据报道,2020年2月9日,深圳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凭码出行”的城市: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各类住宅小区、城中村居住人员进出小区需出示健康码。此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推出本地健康码。为何17年前的非典时期没有这种产品呢?其原因不仅在于彼时国内大互联网平台还未真正建制,缺少大流量产品,更在于近十多年是国内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爆发的时期。近两年各地政府普遍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提高,为健康码普及提供了土壤。
3、新基建政策出来,全国各大省市纷纷跟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关键词: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
2020年3月4日,“新基建”横空出世,政府、民间(尤其是资本市场)一片叫好。最初13个省份相继公布2020年投资计划,随着时间陆续推移,最后的数据远远不止34万亿。老基建复苏、新基建加力,一场疫情期间的重建硬仗就此开始。
这个词不是新生儿,早在2018年底就出现决策层的文件里。直到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刻,中央一锤定音,身负使命,荣耀加身。
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新基建”与以“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不同,它更强调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赋予传统交通和城市等基础设施科技内涵的信息化建设,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
城市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电子化到网络化到信息化,正在迈向智能化的过程。前三个阶段主要依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而在第四个阶段要实现智能化,更多是依靠大数据和AI技术。 “数字经济‘新基建’最核心的是将5G、大数据、AI这些数字科技基础设施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进行连接,实现各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城市建设为例,数字科技新基建的推动,能够让城市中的万物互联互通,构建起城市级数据中心,让人工智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4、国家提出数字经济发展 8 大举措,将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 5G 深度应用
关键词: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战略
2020年5月30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关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20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第二部分是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第二部分尤为值得关注,与科技行业的关系、与智慧城市的结合也更为密切。
《报告》提到,须加强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应急物资保障、物资和能源储备、物流设施、农林水利、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还将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推进 5G、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和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制造、商贸流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商务,支撑建设数字供应链。
尤为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报告》要求: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 5G 深度应用。
该文件多次谈到 "新基建"、“新型智慧城市” 这标志着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建设思路至关重要,国家将从顶层设计上予以把握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