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人机成为趋势,俄“忠诚僚机”等来了!

“无人自主”、“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已成为现代空中作战领域热门概念,各国无人机发展的也获得极高重视。2020年,俄罗斯借“军队-2020”防务展的机会再次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多型无人机,除已多次披露的“猎户座”长航时无人机、“猎人”重型隐身无人机外,首次公开的“雷霆”无人僚机、“天狼星”察打一体无人机获得较多关注。这些新型号为俄军完善无人机体系、丰富作战样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为俄军贸市场提供了更大空间。
 
一、“忠诚僚机”
 
所谓“忠诚僚机”是指能够与有人机编组执行任务,有人机通过编组任务系统下达命令(如话音、任务目标、机动动作等)后,无人机可按其去执行任务。可实现:为有人机提供前出的武器、传感器,为有人机提供额外挂架,为高价值目标护航,在紧急情况下替有人机“挡刀”等目的。2015年美军首次正式提出“忠诚僚机”概念后,美俄似乎开启“忠诚僚机”竞速模式,目前俄已有2型符合“忠诚僚机”概念研制的无人机。
 
1、“猎人”重型隐身无人机
 
“猎人”是俄罗斯首次根据“忠诚僚机”概念自主研制的首型重型隐身攻击无人机,首架原型机于2019年8月完成首飞,2019年年9月底即与苏-57完成首次编队试飞,是目前已知的新型作战无人机中首飞后最快与有人机进行编队试飞的机型。
 
“猎人”机长14米,翼展19米,最大飞行速度约1000千米/时,最大起飞重量20~25吨,内埋载弹量2吨。首飞原型机配装1台去掉加力燃烧室的AL-31F发动机(俄国防部称后期可能选用AL-41F发动机)。“猎人”无人机研制计划出台较早,俄国防部在200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就宣布过研制计划,2012年国防部授予苏霍伊公司“猎人”研发合同,米格公司深度参与,其早期在“鳐鱼”无人机上的研发经验为该项目提供了支撑。但由于论证、经费等问题,“猎人”项目研发进度很慢,直到2015年左右才逐渐步入正轨。俄空天军对“猎人”无人机的定位是“高速和自主的无人机侦察和打击系统”,要求其不仅能够自主执行防空突防和侦察任务,还需具备与有人机的协同能力,发挥“忠诚僚机”角色作用。
 
目前,苏霍伊公司已完成机体雷达信号特征的设计完善,正在加快推进“猎人”无人机试验进度。2021年1月“猎人”无人机使用内埋500千克航空炸弹对靶场地面目标实施轰炸,并计划下半年挂载用于苏-57的同款空空导弹,进行空中目标打击试验。据俄某军工人士透露,按照“猎人”无人机项目合同,苏霍伊公司可能会在2021年年底前再提供3架“猎人”试验机,以完成接下来的地面和飞行试验。2020年年底前,第1套零部件可能已交付总装厂,另外两套设备零件会在2021年交付。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