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数据分析:盘活6亿条数据 释放新红利

10月15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济南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城市海量的数据汇聚起来如何管理?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不能开放?济南市大数据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解决这个问题,该《办法》可谓恰逢其时。
 
根据《办法》,公共数据按照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类、有条件共享类、不予共享类三类。顾名思义,“无条件共享”可在济南公共数据开放网直接获取;“有条件共享”则需要使用方向数据提供方提交申请,至于申请通不通过,对方会在10日内予以答复。
 
“这对于实现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济南市社科院研究员刘新军认为,《办法》的出台,是济南市推进大数据开放利用的重要立法探索和实践,也为公共数据开放提供了应用前景。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基础,也是财富。没有数据的支撑,技术犹如空中楼阁。疫情防控期间,山大地纬公司等3家企业仅用几天时间就建成上线多款“疫情防控”APP,而这完全得益于济南市大数据局汇聚的海量数据做支撑。
 
“《办法》将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的效用,使之转化为社会财富。”济南市一家高新技术公司负责人认为,《办法》的出台将促进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实现,“为企业科研、技术开发提供了源头保障。”
 
 人手一个“数字保险箱” 已放入35项资产
 
“我的个人数据都有哪些隐私内容?”“谁能看?安全吗?会被盗用吗?”“我自己能管理这些数据吗?”……城市公共数据正在逐渐开放,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数据,其如何开放与使用,越来越受到大众关心。
 
《办法》为个人数据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泉城链”的开发应用则为个人数据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利用区块链防篡改、防抵赖、隐私保护、可追溯等特点,9月3日,济南市“泉城链”正式启动,在全国首创“政府数据上链+个人链上授权+社会链上使用+全程追溯监管”的数据共享新模式。
 
“泉城链”上线启用后,每一位市民、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拥有一个“泉城链”账户和“数字保险箱”,在“链上”将数据自行授权给第三方使用。
 
“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我们要到公积金大厅办公积金缴纳流水,再把纸质版的材料交给窗口服务人员。如果用‘泉城链’,我们可以直接把数据授权给银行,这些数据电脑可以立即处理,省去了很多步骤和工夫。”济南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手机“泉城办”APP上的数字保险箱里,可以查看个人的多项数据信息,数据信息还能生成二维码,像扫码付款一样进行授权和传递。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