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有云基因的私有云分析

从人所共知的公有云服务商,到如今频频在私有云方面发力,这其中蕴含着UCloud优刻得在私有云领域怎样的思考及未来战略规划?为此,DOIT专访了UCloud私有云及容器产品线负责人叶理灯,了解了UCloud在公有云基础上对私有云的探索。
 
2011年,在UCloud优刻得还没有注册成立的时候,叶理灯就作为技术骨干力量开始为UCloud添砖加瓦了,他见证了UCloud从起点到现在的整个发展历程,一番对话揭示了一线云厂商对于云的最新思考。
 
UCloud云上探索的起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UCloud在云上的早期探索过程中其实就有私有云,还承接了某省交通厅私有云项目,虽然最早的探索在私有云,但UCloud真正的大踏步发展却始于公有云。
 
当时,UCloud创始团队里聚集的人大都有互联网公司背景,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私有云都是项目制的,不能批量复制,这极大地限制了发展的步伐,怀揣着对云计算更大的想法,UCloud非常看好公有云,于是便做起了公有云,这也是许多人最早认识的UCloud。
 
IDC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有云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头部聚集态势,前五名牢牢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超四强”的格局逐步稳定。还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公有云在整体IT市场的占比仅有5.2%,虽然包括UCloud在内的一众公有云厂商都认可云计算是未来,但仅就当下来看,私有云的市场需求更为迫切,私有云市场成长起来了,是时候重新审视私有云了。
 
从公有云起步,2015年前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公司遍地开花,UCloud作为中立的云计算厂商“圈粉”了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那时候,UCloud主要用户群体是游戏厂商,而现在UCloud的用户中来自包括政府、运营商、教育、新零售等垂直行业的用户越来越多。
 
显然,这些行业用户不能满足于使用公有云。叶理灯表示,虽然公有云是未来的大趋所势,但是过程中一定有私有云和混合云,中国企业上云的路径一般是先上私有云,再上公有云。
 
能清楚的看到,UCloud做私有云,但最终目标还是公有云。
 
超融合,UCloud私有云战略的催化剂
 
幸运的是,在做公有云的这些年,UCloud始终没有放弃做私有云的想法。据叶理灯介绍,UCloud一直有团队在探索私有云,这为UCloud的私有云战略储备了充足的战略资源,面对私有云业务市场,UCloud可提供私有化部署的方式:
 
第一种是UCloud专有云方案——UCloudStack,它首先是一款轻量级的IaaS平台,它可以以十分之一的代码量,实现类似OpenStack的功能特性,弥补了OpenStack方案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吸取了UCloud在公有云方面多年积累的经验,可提供类似公有云的使用体验,是UCloud公有云多年积累的结晶。
 
第二种方案是UCloudStack超融合一体机,超融合一体机的推出可以加速UCloudStack的落地步伐,可以方便快速地搭建小型数据中心,让用户快速享受到云计算的便利。
 
UCloud选择超融合一体机作为加快UCloudStack落地载体的方式非常明智。全球超融合市场发展趋势已经证实,软硬一体的超融合方案是成功的,戴尔易安信超越超融合的开创者Nutanix就是最好的例证。
 
国内做超融合的厂商非常多,至少有上百家企业都宣称自己在做超融合,超融合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新晋玩家,UCloud的超融合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由于UCloudStack是基于公有云的技术堆栈打造的,只是在公有云堆栈上对一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