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剖析–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率目标提升至80%以上
按照北京市“十三五”节能规划的要求,本次修编确定的节能率目标为80%以上(即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进一步节能20%以上),且全部由建筑围护结构承担。本次修编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计算拟在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系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外窗的传热系数需要达到1.1W/(m2·K)。
耗热量指标的计算方法改为动态逐时模拟计算
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以及以往的各个版本,对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合规判断都是采取规定性指标与权衡判断结合的方法,耗热量指标计算采用的是与行标规定的稳态计算方法。
但随着标准的实施,以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外窗传热系数的提升,原有稳态计算方法对于太阳得热计算方面的缺陷越来越凸显。本次修编提出了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与性能化指标(能耗指标)双控的模式,要求更加严格,能耗指标的计算方法也改为直接采用经过编制组统一计算条件并经鉴定的能耗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动态逐时模拟计算。
……综上仅为摘抄,详细内容请点击“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容有哪些”
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剖析–建筑节能设计审查
一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施工图审查环节节能审查工作的有效监管。
二是施工图审查机构必须把建筑节能设计作为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应定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三是各审查机构对报审项目节能设计的内容和节能计算书进行审查,在审查报告中单列节能审查章节,出具《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意见书》。
四是审查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节能标准的设计,应定为不合格设计,并按有关规定予以不良行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