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架的背后 中企赴美上市需披露何种内容?

  在《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生效之后,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想要保留上市资格,就必须满足信息披露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被取消上市地位。对于滴滴而言,作为国内出行领域的龙头老大,原本早就应该实现上市梦想,但是由于过去几年的几起恶性事件,让滴滴的上市之路变得无比坎坷。这一次滴滴终于来到了美国资本市场,应该也是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市机会,对于美国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自然也是会尽量满足。当然,这种信息披露的底线是否会触犯国内的相关保密规定,这也只有监管部门来做出认定。
  近期迎来监管风暴的不只是滴滴,还有BOSS直聘、运满满和货车帮等几家公司,这家公司也都被要求展开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暂停新用户注册。无独有偶,这几家公司都是在今年6月份在美国上市, BOSS直聘的上市日期是6月11日,运满满和货车帮的实际控制人满帮集团,上市日期是今年6月22日,滴滴上市日期是6月30日。
  目前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大概有200多家,还有更多计划赴美上市的公司,对于这些已经在美国上市,或者计划将来去美国上市的公司而言,未来将不得不在中美双方的双重监管中生存,一方面要满足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否则就将失去美国的上市地位,同时更要满足国内的监管要求,否则可能连日常经营都无法进行。但想要同时满足中美双方的监管需求,难度之大也是不难想象。
 
  对于那些既想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不触犯国内监管要求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将来还有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就是去香港上市。一方面,香港资本市场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满足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同时,也没有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和去美国上市遭遇的双重压力相比,香港资本市场无疑要友好很多。
  如果将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放弃在美国上市,转而投奔香港资本市场,这对于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乃至提升香港经济无疑也是大有裨益。在滴滴、BOSS直聘等几家赴美上市的公司被强力监管之后,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公司考虑将香港作为上市首选之地。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