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一
第一个例子,如下代码:
- func main() {
- var v interface{}
- v = (*int)(nil)
- fmt.Println(v == nil)
- }
你觉得输出结果是什么呢?
答案是:
- false
为什么不是 true。明明都已经强行置为 nil 了。是不是 Go 编译器有问题?
例子二
第二个例子,如下代码:
- func main() {
- var data *byte
- var in interface{}
- fmt.Println(data, data == nil)
- fmt.Println(in, in == nil)
- in = data
- fmt.Println(in, in == nil)
- }
你觉得输出结果是什么呢?
答案是:
- <nil> true
- <nil> true
- <nil> false
这可就更奇怪了,为什么刚刚声明出来的 data 和 in 变量,确实是输出结果是 nil,判断结果也是 true。
怎么把变量 data 一赋予给变量 in,世界就变了?输出结果依然是 nil,但判定却变成了 false。
和上面的第一个例子结果类似,真是神奇。
原因
interface 判断与想象中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是,interface 并不是一个指针类型,虽然他看起来很像,以至于误导了不少人。
我们钻下去 interface,interface 共有两类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