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时,地道的北京口音从听筒那边传来,事实证明了记者对口音的判断,住在这间房间的是5月18日从北京返校的某学院应届毕业生郭建梅,郭建梅从4月7日起一直在刚刚签约的公司工作,从5月18日返校起按照规定进入隔离区开始隔离。她这次返校主要是为了参加5月26日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和办毕业离校的手续。
“我觉得隔离是应该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对任何人都好。”郭建梅是这么认识隔离的。当与记者谈到隔离区的生活时,她说:这里学校安排的非常细致,在北京回来时我没想到我们学校安排这么好,比如这里没有水了,一个电话,立即就有人送过来。如果说真的要说有什么不方便的那就是一个人很寂寞,按照规定我们是不能走动的。” 郭建梅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和同学情绪都很好,“前一段在公司上班,特别紧张,这段时间倒可以休整一下,想一想毕业论文,安排一下毕业的事情,同学们都把这几天当假期,就是没想到在自己大学的最后时光是这么度过的!”说完郭建梅开心的笑起来,听筒那头传来电视机里淡淡的音乐声。
谈到隔离的感受,她说:“我本来想回来时候同学们会很在意,甚至想他们会不会和我联络;结果回来一看我的忧虑是多余的。我们院里的领导老师经常打电话过来,同学们的电话和短信更是不断。同学们说等隔离解除那天他们都过来接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