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门禁系统方案如何整改

出租房门禁系统方案如何设计(一)技术需求
 
1、“无缝对接”以省公安厅的“人口自助申报系统”为基础平台,硬件与人口自助申报系统无缝对接。
 
2、“实时比对”以管住重点人员、管住特殊人群为理念,实时与公安大情报系统关联应用,所有关联应用实现八大类重点人员预警管控。
 
3、“业务共享”与业务系统深度对接,例如省厅的警综流管系统、市级公安业务系统、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等等。可实现多级关联应用。满足一头采集,多方应用的需求。
 
4、“社会参与”以社区为基点,社区协管员为责任主体,网格化开展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充分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
 
5、“身份,居住证开门”用身份、居住证为智能门禁卡,有效避免了持卡人和用卡人不一致的现象。
 
6、“出入轨迹实时传输”门禁出入轨迹实时传输至公安网,便于公安机关进行警情分析。
 
7、“提升居住证办证率”当进行身份登记时,系统自动识别是否流动人口。本市户籍人口会直接授与身份1年出入权限;流动人口,系统默认身份1个月出入权限,限期办理居住证。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的办证率,流动人员身份只作为一张临时卡使用。
 
8、“黑名单报警”可把欠缴租金、管理费、水电费等或可疑人员设为“黑名单”,每次进出系统即可自动报警;也可直接取消权限,迫使其到管理中心缴清费用。
 
出租房门禁系统方案如何设计(二)系统组成要求
 
系统主要由钥匙(二代身份、居住证、感应卡等)、识别模块(读卡器等)、出入控制模块(门禁控制设备)、图像采集模块、视频处理与存储模块、中央管理部分(含门禁与视频集成平台)、门禁与视频信息传输部分(含数据采集传输软件)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通过互联网将门禁和视频信息传输给市公安局信息中心或人口自助申报系统。
 
出租房门禁系统方案如何设计(三)功能要求
 
1、钥匙
 
应与对应入住人员的有效身份号码“一对一”绑定;宜采用CUP卡;宜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
 
2、识读模块
 
应符合GA/T394-2002中4.5.1的要求。
 
识读部分应能通过识读现场装置获取操作及钥匙信息并对目标进行识别,应能将信息传递给管理/控制部分处理,也可接受管理/控制部分的指令。
 
系统应有“识别率”/“误识率”、“拒认率”、“识读响应时间”等指标,并且在产品说明书中列举出。
 
对识读现场装置的各种操作以及接受管理/控制部分的指令等应有对应的指示信号。
 
采用的识别方法和方式应操作简便,识读信息可靠。
 
3、权限管理
 
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
 
系统应能通过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使不同级别/角色的操作员对系统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系统应能对授权人的操作权限和登录进行管理。门禁识读现场设备应具备联网通信功能,有日常维护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单位应对有关信息承担保密责任;
 
出租屋入住人员的权限管理:出租屋入住人员的出入权限,应由业主(屋主,或业主授权的人员)到社区管理中心/派出所进行授权操作;
 
系统应能对出入人员的钥匙进行授权,设定出入人员的进出时间段、可出入房屋、有效时间等权限;
 
授权时应登记入住人员信息,钥匙的信息(如物理卡号)应与有效身份号码、房间编号等绑定,入住人员信息宜采用人像登记模式;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