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工作负载漏洞管理需求
在中大型政府或者企业安全治理过程当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承载业务系统的工作负载漏洞管理,无论是在平台建设初期,上级监管部门对平台等保合规的监管要求;还是护网重保期间或者日常安全运营的期间,防范来至犯罪集团APT攻击。都需要针对工作负载做行之有效的漏洞运营管理。但是,在我接触到的用户中,安全运营团队能充分利用安全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用户的不多。从工作负载漏洞管理价值角度思考,
一、安全防范效能提升工具
在CSO眼中,工作负载管理系统是安全防范效能提升工具,通过产品提供的能力,降低安全人员的时间投入,当您作为安全运营人员,负责上千台或者上万台服务器的漏洞管理工作,你需要的是:
1、全网工作负载快速漏洞检测
当你新到一家公司,无任何商业化的漏洞管理工具,这种情况,你只能在单机上通过传统的脚本统计漏洞信息,然后汇总到一起,使用excel输出漏洞报表。这种方法工时至少1人周。对于安全运营的投入ROI太低。
2、批量自动修复
检测出来漏洞列表后,就需要修复,如果通过脚本修复,需要把修复不成功的原因上传到服务端,同时,对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物理机内核补丁修复,云主机内核漏洞修复失败,容器内置组件。
二、工作负载漏洞运营另外一个价值点在于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1、当有最新漏洞出现的时候,需要及时修复,防止公网和内网的0day入侵。
2、在护网/重保期间,由于业务系统组件迭代频繁,导致很多新上的组件引入了新的漏洞,需要防止公网和内网的0day入侵。例如:主机上应用于本地提权的漏洞,web组件入侵常用的fastjson。
3、如果是政务云系统,那需要过合规这关,需要导出累积修复漏洞列表。
三、目标对象
目前,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中,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租户侧工作负载的漏洞管理,涉及到的对象,有虚拟主机、原生容器&K8s、用户自建容器&K8s。虚拟主机是目前主流的工作负载,还有一些创新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开始尝试容器平台取代虚拟化平台。所以自建容器&k8s需要支持。对于安全级别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容器平台使用的原生容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做隔离),这种场景也需要支持。对于平台侧安全,其实就是物理机、容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