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5G发展当前面临的困境,业界该如何破局?孙松林指出,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史,1G和2G解决了移动通话问题,3G和4G解决了移动上网问题。每个单数代,都是划时代的变革。5G时代将迎来全新的历史使命,赋能各行各业,从为人服务到更多是为“物”服务。
在3G时代,运营商起初的广告宣传是打视频电话,但事实上,第一个火爆的业务是微博,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进入4G时代,更是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G正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融合,对产业的颠覆性,将远大于4G对消费的颠覆性,工业互联网必然会成为未来价值最大的网络。
孙松林举了5G赋能产业的两个例子:
- 一是大视频产业,短视频在4G时代已成主流业务,5G时代将得到持续,4G网络将是5G的重要补充。而5G的价值在于超高清视频,如现场直播,上行速率超过20Mbps;还有裸眼沉浸式视频、VR/AR等低时延视频类型;交互式、云游戏等对带宽要求非常高的视频类型。
- 二是工业互联网,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工业互联网2.0版本,将网络赋能工业互联网分为四个层次,不过孙松林认为,工业互联网协议如同“八国联军”,5G技术介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5G能够快速介入的是企业层,如建设5G企业专网。2020年德国和日本先后建设了5G企业专网,中国目前还在做试点。“这是5G的最佳切入点。”孙松林指出。
当前中国大规模建设5G网络,遥遥领先世界,业界有不少质疑之声。孙松林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同的技术,不同的部署会有不同的效果。在4G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世界第一,都说4G引爆移动互联网,但美、欧、日等国家地区更早部署,却不如中国繁荣。准确地说,是大范围、广覆盖的4G引爆了移动互联网。5G一开始就要大范围、广覆盖部署,也是同样的逻辑,将在与产业的长期融合过程中,产生新的商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