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 5G + 北斗推广落地,建设超过四千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

5G + 北斗有力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

2020 年,北斗系统实现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全球定位精度可达到五至十米,授时精度可达到十到二十纳秒。赵大春副总经理表示,“5G + 北斗”将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中共中央关于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指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 5G 建设,实施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5G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北斗系统具有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等能力。5G 与北斗的融合可以实现天地一体、通导一体,促进万物智联与精准协同,将成为新基建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赵大春副总经理介绍,通过建设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利用 5G 等移动通信网络可向北斗基准站网覆盖区内的用户提供动态亚米级、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在传统领域,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可用于工程建设、测量测绘、环境监测、码头装卸、机场调度等领域;在新兴领域,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精准农业、无人机、手机高精度定位等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发展迅速。5G 与北斗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将有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取得积极进展

赵大春副总经理表示,目前我国 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我国全面实施北斗发展战略和新基建战略,积极开展 5G 基站和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设。截至 2020 年 12 月,三家运营商已在全国建设开通 5G 基站超过 71 万个,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 5G 服务。国内若干单位都已经启动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设工作,其中,中国移动依托现有 5G 基站站址,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四千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可面向全国 31 个省(区、市)广大区域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二是融合应用场景稳步拓展,应用示范效果初显。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其他技术相配合,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已在监测检测、自动驾驶、测量测绘、智慧港航等场景中得到应用。中远海运、上汽集团、东风集团等在全国范围积极打造了多个高精定位应用示范。如在上海,打造了东海大桥洋山港智能集卡编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5G + 自动驾驶重卡商业化落地;在湖北武汉,打造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示范项目,示范区面积 21 平方公里,5G 智慧道路 26 公里;在江苏苏州,打造了高铁新城 5G + 智慧路口,实现了国内基于 5G 无线空口的车路协同多业务验证;在广西南宁,打造了全国首个边坡检测领域的 5G + 北斗精准定位融合应用项目等。

三是产业链广泛协同,行业生态初步建立。5G + 北斗融合应用正在进入千行百业,包括交通运输、测量测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农业生产等领域,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推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深度应用,引导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在国资委指导下,中央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设立 “北斗融合创新”专委会,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促进 5G + 北斗高精度定位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创新发展,共同推进北斗应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进程。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