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分析:Android系统安全之安全机制

Android应用层允许开发者无须修改底层代码就能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拓展,Android的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API来访问Android的设备。

Android 应用和Android 框架都是用 Java 语言开发的,并运行在 DalvikVM 中运行。DalvikVM的作用主要就是为操作系统底层提供一个高效的抽象层。DalvikVM是一种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能够解释执行Dalvik可执行格式DEX的字节码,Android 应用和Android 框架都是用 Java 语言开发的,并运行在 DalvikVM 中运行。DalvikVM的作用主要就是为操作系统底层提供一个高效的抽象层。DalvikVM是一种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能够解释执行Dalvik可执行格式DEX的字节码,

Android 将安全设计贯穿系统架构的各个层面,覆盖系统内核、虚拟机、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各个环节,力求在开放的同时,也能保护用户的数据、应用程序和设备安全。

1. Android进程沙箱隔离机制

进程沙箱隔离机制,使Android应用程序在安装时被赋予独特的用户标识(UID),并永久保持。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Dalvik虚拟机运行在独立的Linux进程空间,与其他应用程序完全隔离,如图2所示。

在特殊情况下,进程间还可以存在相互信任关系。如源自同一开发者或同一开发机构的应用程序,通过Android提供的共享UID(Shared UserId)机制,使具备信任关系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同一进程空间。

2. 应用程序签名机制

规定 APK 文件必须被开发者进行数字签名,以便标识应用程序作者和在应用程序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安装应用程序APK时,系统安装程序首先检查APK是否被签名,有签名才能安装。当应用程序升级时,需要检查新版应用的数字签名与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签名是否相同,否则,会被当作一个新的应用程序。Android 开发者有可能把安装包命名为相同的名字,通过不同的签名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也保证签名不同的安装包不被替换,同时防止恶意软件替换安装的应用。

3. 权限声明机制

要想在对象上进行操作,就需要把权限和此对象的操作进行绑定。不同级别要求应用程序行使权限的认证方式也不一样,Normal级申请就可以使用,Dangerous级需要安装时由用户确认,Signature和SignatureOrSystem级则必须是系统用户才可用。

4. 进程通信机制

基于共享内存的 Binder 实现,提供轻量级的远程进程调用(RPC)。通过接口描述语言(AIDL)定义接口与交换数据的类型,确保进程间通信的数据不会溢出越界,如图3所示。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