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掌握“接入层”原理好意思说懂架构吗?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我们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网络请求转发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高,负载均衡策略多样化,流量管理智能化。

硬件负载均衡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直接连接交换机,处理网络请求能力强,与系统无关,负载性可以强。可以应用于大量设施、适应大访问量、使用简单。

缺点:成本高,配置冗余.即使网络请求分发到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设施却是单点配置;无法有效掌握服务器及应使用状态.

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应用的场景?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硬件负载均衡技术只专注网络判断,不考虑业务系统与应用使用的情况。有时候系统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瓶颈,但是此时网络并没有异常,由于硬件负载均衡并没有察觉到应用服务器的异常,还是让流量继续进入到应用服务器。

使用场景,一般应用与PV 几十万甚至百万的互联网应用,一般的软件负载均衡器例如Nignx 处理并发一般在1-2w,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网络请求,所以在其之前通常会防止类似F5这样的硬件负载均衡器帮助控制网络请求。如果一般的互联网企业网络请求数在1w左右的可以考虑使用Nignx(软件负载均衡器)就足以满足当前的业务了。

硬件负载均衡器实现哪些功能?

目前市面上有NetScaler, F5, Radware, Array 等产品,基本实现原理大致相同,我们这里把使用的比较多的 F5做为例子给大家做简单解释,算是窥豹一斑。

多链路负载均衡

关键业务都需要安排和配置多条ISP(网络服务供应商)接入链路以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如果某个ISP停止服务或者服务异常了,那么可以利用另一个ISP替代服务,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不同的ISP有不同自治域,因此需要考虑两种情况:INBOUND 和 OUTBOUND。

  • INBOUND,来自网络的请求信息。F5 分别绑定两个ISP 服务商的公网地址,解析来自两个ISP服务商的DNS解析请求。F5可以根据服务器状况和响应情况对DNS进行发送,也可以通过多条链路分别建立DNS连接。
  • OUTBOUND,返回给请求者的应答信息。F5可以将流量分配到不同的网络接口,并做源地址的NAT(网络地址转换),即通过IP地址转换为源请求地址。也可以用接口地址自动映射,保证数据包返回时能够被源头正确接收。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