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盘如何排除问题 你了解吗?

关于磁盘自检,如果是新手,肯定都会有不少疑惑,下面从这几个方面一一讲述,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下面实验版本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7,请注意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

为什么磁盘需要自检呢?

现在的文件系统已经非常可靠,极少出现问题,但是总有意外或错误出现的概率,例如断电、硬件失败等,所以Linux会使用fsck来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fsck命令(filesystem consistency check),意思是文件系统一致性检查。fsck能够安全、自动修复下面这5类问题:

  • 未被引用的inode;
  • 难以置信的超大链接数
  • 没有记录在磁盘块映射表中的未用数据块
  • 列出的空闲数据块还在某个文中使用;
  • 超级块中不正确的汇总信息。

通常情况下,硬盘在启动时使用fsck -p来进行检查,它将检查/etc/fstab中列出的所有本地文件系统。大多数系统设置为启动时自动运行fsck,希望任何错误在系统使用前被检测到,并得到修正。因为使用错误的文件系统可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磁盘自检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系统将其设置为启动时自动运行fsck(有一定规律,不是每次启动都会做磁盘自检,取决于你的配置,下面阐述),所以没有特殊必要的话,最好不要取消磁盘自检。

什么时候磁盘才会自检?

上面所述,并不是每次重启都会做磁盘自检,那么磁盘自检的规律如何查看呢?此时需要借助tune2fs命令


  1. [root@DB-Server ~]# tune2fs -l /dev/sda2 | grep -E "Maximum mount count|Check interval" 
  2. Maximum mount count:      -1 
  3. Check interval:           604800 (1 week) 
  4. [root@DB-Server ~]#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