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需要,最近重新开始拾掇shell脚本。虽然绝大部分命令自己平时也经常使用,但是在写成脚本的时候总觉得写的很难看。而且当我在看其他人写的脚本的时候,总觉得难以阅读。毕竟shell脚本这个东西不算是正经的编程语言,他更像是一个工具,用来杂糅不同的程序供我们调用。
因此很多人在写的时候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基本上都像是一段超长的main函数,不忍直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shell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且也有很多有相同功能的命令需要我们进行取舍,以至于代码的规范很难统一。
考虑到上面的这些原因,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文档,发现这些问题其实很多人都考虑过,而且 也形成了一些不错的文章,但是还是有点零散。因此我就在这里把这些文章稍微整理了一下,作为以后我自己写脚本的技术规范。
代码风格规范
开头有“蛇棒”
所谓shebang其实就是在很多脚本的第一行出现的以#!开头的注释,他指明了当我们没有指定解释器的时候默认的解释器,一般可能是下面这样:
- #!/bin/bash
当然,解释器有很多种,除了bash之外,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查看本机支持的解释器:
- $ cat /etc/shells
- #/etc/shells: valid login shells
- /bin/sh
- /bin/dash
- /bin/bash
- /bin/rbash
- /usr/bin/screen
当我们直接使用./a.sh来执行这个脚本的时候,如果没有shebang,那么它就会默认用$SHELL指定的解释器,否则就会用shebang指定的解释器。
这种方式是我们推荐的使用方式。
代码有注释
注释,显然是一个常识,不过这里还是要再强调一下,这个在shell脚本里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单行的shell命令不是那么浅显易懂,没有注释的话在维护起来会让人尤其的头大。
注释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用途,而在于告诉我们注意事项,就像是一个README。
具体的来说,对于shell脚本,注释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 shebang
- 脚本的参数
- 脚本的用途
- 脚本的注意事项
- 脚本的写作时间,作者,版权等
- 各个函数前的说明注释
- 一些较复杂的单行命令注释
参数要规范
这一点很重要,当我们的脚本需要接受参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判断参数是否合乎规范,并给出合适的回显,方便使用者了解参数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