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早期,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会极大地拓展人的自由,认为互联网是不能被规制的,因为在互联网上发声的都是匿名的。当时有一句话说:当你在网络上说话的时候,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还是一个人。
在未来,所有人只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控制自己家里的所有电器,从冰箱、洗衣机到整个照明系统。但是,这就意味着可能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家里面正在发生什么,而其他人可以了解,因为你家里的所有电器时刻都在向网络传送着各类信息。我参加过中德高端论坛,参会者很多是来自德国各部部长。他们的议题本来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没有关系,但是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全世界冰箱联合起来,那么超市就会知道你家里面缺什么。它不仅知道你缺什么,也知道你在不在家,使用冰箱的频率是多少,然后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不用你去下单,超市就会直接把你需要的东西送到家门口,而你不会拒绝,因为你发现这正是你所需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职业其实是很不幸的。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因为人工智能与法律思维有着很强的表面相似性。世界上的两大法系,分别强调演绎和归纳的重要性,而这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两大流派(符号主义的编程法和神经网络)分别对应。神经网络可以学习海量的人类经验实现归纳,而早在神经网络出现之前,符号主义的编程法已经可以模拟人的演绎推理。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从人脑无从把握的海量数据中自行搜索并进行深度学习,可以说它在经验归纳方面也具有超越人脑的能力。因此,无论强调法律是逻辑还是经验,计算机都可以替代人类,法律职业在技术上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但同时它也可能是最难被替代的,因为所有的国家决策者基本上都是法律人,法律人不会让自己被替代,我们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规则来阻止人工智能技术替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