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智慧城市塑造是否该借鉴北欧的成功经验?

这是根据IMD世界竞争力中心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颁发的智慧城市指数得出的。丹麦驻新加坡大使桑德拉·詹森·兰迪(Sandra Jensen Landi)最近表示,丹麦的数字化与技术无关,它与赋予公民权力有关,重点而在于满足人类需求。

詹森·兰迪说:“丹麦正在致力于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AI),以建立信任,转移和更大的利益。” “我们的政策旨在让公民控制自己的数据,并提供免费和可访问的数据,以改善日常生活并推动企业创新。”

亚洲可以从丹麦学到什么?

丹麦政府在2019年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NSAI)时,旨在利用对AI技术的投资来增强社会进步并为工商业提供竞争优势。

该国家战略旨在支持丹麦工商业发展和提供针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世界一流AI服务的能力。必须指出的是,丹麦是欧洲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专家认为,亚洲占全球人口的61%,由于其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具有巨大的规模回报潜力,因此从部署AI中将获得最大收益。

从日本到新加坡,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和研究集群正在迅速崛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技术跨越。中国目前的年度研究与开发(R&D)支出居世界首位,接近2750亿美元,但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也超过了2%,包括日本(约1760亿美元)、韩国(700亿美元)和新加坡(130亿美元)。

根据分析公司IDC的数据,到2021年,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AI系统支出预计将达到46亿美元,2016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2.9%。但是,东南亚地区采用AI的速度落后于亚太地区,分配给AI的预算较低。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内,新加坡已在AI竞赛中脱颖而出,新加坡政府已建立了国家AI计划以刺激创新,并成立了一个数据科学财团以培养AI和数据方面的人才通过大学课程学习科学。

这个城市国家还在AI治理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202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通信和信息部长介绍了该国关于负责任地实施AI,管理其风险和建立消费者信任的指南。

总体而言,即使在整个地区成功开展了一些AI项目,大多数企业仍处于AI采纳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对AI技术,数据和技能的理解和方法方面存在差距,以及对人工智能将带走工作。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