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一词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了14次,而“数据”一词则出现了六十余次。可以看出,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十四五”规划对于大数据的发展仍然作出了重要部署。相对于五年前的“十三五”规划中专门用一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集中描述大数据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大数据发展的着墨已经融入到了各篇章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而是正在成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要素、资源、动力、观念。并且,大数据带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体从“前沿技术”正在变为“重要应用”,发挥的价值愈益明显。整个规划包含十九篇、六十五章,以下对涉及大数据相关内容的篇、章、节进行简要分析。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篇中,虽未直接点出“大数据”,但所涉及的内容均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大数据产业正是现代产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关键也是发挥数据的作用。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从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的角度对包括大数据产业在内的诸多产业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说,如果五年前我们更多的还是从新兴产业的角度看待大数据产业,那么“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已经从产业基础、产业链、产业生态等方面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章 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中提到了推动包括“信息数据”等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这也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全新侧重点,即作为服务供给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大数据技术的提供形态已经从五年前的“产品为主”演化为“服务为主”,提供多种底层技术协同并且在开发运营等各环节提供便捷服务的解决方案正在日益成为大数据供给侧的主流选择。
“第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则关注到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大数据产业息息相关。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上承载的主要资源,数据是新型基础设施的“血液”。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是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加快构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则呼应了有关部门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对于深化政企协同、行业协同、区域协同,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依然与大数据可以发挥的作用关系明显。一方面,数据广泛连接各种主体,可以引领和带动各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的充分循环、高效配置和深度利用,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着力点。另一方面,数据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协同、贸易自由往来提供了坚实支撑,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贸易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为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共进提供了有效途径。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则是规划中关于大数据发展描绘最深刻的一篇。全篇提到,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全篇共分为四章。
“第十五章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数据资源、技术、产业出发,层层递进,扣合数字经济发展主线。“第一节 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从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外延——数字技术供给的角度出发,既包括基础理论,又蕴含核心技术,同时强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并对开源社区构建提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