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方面,中国三大运营商纷纷响应号召,在全国范围内部署5G,提供相应的5G技术支持,为抗击疫情工作助力。
日前,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都成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支撑,大数据如何被应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成为了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
大数据在这场战“疫”中能干啥?如何利用大数据抗“疫?对此,他们这样说:
陈肇雄强调,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拖延不得、懈怠不得、马虎不得,通信行业要讲政治、顾大局,积极作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建立专家会商、研判机制,突出科学性、时效性、合法性,运用大数据有效支撑服务疫情联防联控、精准施策。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电子政务专家汪玉凯表示,在非常时期,充分运用大数据的功能来加强疫情防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通过对出行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人员流动进行精准防范。借助大数据对整个疫情进行防控,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当务之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提到,某位患者曾表示自己并无重点疫区接触史,但经过大数据排查,发现其至少接触过3名来自重点疫区的潜在患病人士。可见大数据技术通过追踪移动轨迹、建立个体关系图谱等,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路径,防控疫情扩散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认为,在当前过程中,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分析疫情的蔓延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大数据也能发挥自身作用。“我们不能将其功能局限在当前的疫情分析上。大数据甚至还能帮助我们预防未来不可知的疫情。反过来说,当前的立法也要及时更新,积极促进大数据的发展。”
由此可见,大数据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早实现抗“疫”的成功,他们如何运用大数据抗“疫”?
广西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辅助防控疫情
广西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工作。除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外,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专家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对接数据需求,归集自治区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住建厅等14个单位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综合统计分析,基本掌握病源地进入广西的相关数据,为防止疫情扩散、有效网格化防控提供大数据支撑。同时通过广西政府门户网站“广西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向全社会征集疫情防控不力、缓报瞒报的线索和加强改进的建议;在广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专题。
郑州打响数字化疫情防控阻击战
郑州市防控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严控、科学、便捷”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启动数字化疫情防控。全市共接入来自各级部门(单位)的42类相关数据信息,搭建了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包含:发热门诊登记系统、钉钉疫情摸排统计上报系统、疫情态势分析系统、智能外呼系统及来郑人员健康登记系统。
此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的运用,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供了有力支撑。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形成两个闭环,一是各部门数据打通的横向闭环;二是任务下发、排查人员落实、信息录入的纵向闭环。通过两个闭环的结合,对相关人员提前精准预警,联合多部门梳理疫情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等相关信息,快速排查并锁定密切接触者,有效加强疫情发展趋势的动态监测,及时识别重点防控区域和高危人群,为快速确定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打好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辽宁营口启动数字营口管理中心
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辽宁营口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防控疫情提供“智慧”支撑,紧急启动数字营口管理中心,短期内实现了“三、二、一”。
“三”是仅用3小时,完成全市公安视频专网的接入工作,实现在管理中心内即可任意查看全市高速公路、铁路、车站、医院等重点卡口视频,对重点卡口动态实时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