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赋能大数据试验区建设 明确产业目录

细化产业目录
 
根据《引导目录》,河南的大数据产业范围涵盖大数据核心产业、大数据衍生业态、大数据关联产业、大数据产业基础支撑四个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大数据核心产业领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流通交易、信息安全等环节的技术研发及应用。例如,在数据采集存储环节,包括遥感卫星、航拍、无人机、全景采集车等海量数据采集技术及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仪等移动采集终端;经济和社会调查数据的采集、汇聚,以及基础和主题数据库建设等。
 
这也是各地在大数据产业推进中,最为重视和比拼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难突破的地方。
 
而在大数据衍生业态上,河南将积极推进大数据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例如,交通物流大数据、农业农村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电子商务大数据政务服务大数据、益民服务大数据创新应用等。
 
具体到产业落地上,河南省正组织规划一批大数据产业园区,作为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未来三年,河南将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大数据骨干企业。
 
目前,河南已经发展起来包括中原云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商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在内的多家平台。
 
重在行业应用
 
根据规划,河南将选择交通、物流、粮食、电子商务、政务服务、健康养老、公共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率先实现大数据应用创新突破。
 
例如,在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上,河南制定了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推动航空、铁路、公路、港口信息数据的汇聚、整合、分析和应用,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大数据公司表示,大数据最重要的是应用,选择河南是看中其在人口、交通、物流等方面的数据流量资源。
 
根据河南省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消息,2017年,河南互联网用户总数将力争突破9000万户。同时,河南正在推进“米”字型高铁的打造。
 
一家上海的大数据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对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发展大数据的判断主要看的还是业务,业务市场是第一位的。比如是否能打通大数据上下游生态圈、协助对接龙头企业等。
 
“像河南这种省份,如果有一些特色产业跟大数据相结合,会有很多亮点。不然和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并没有人才和技术上的优势。”上述人士表示。
 
复旦大学副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表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要有互联网思维,需要的不仅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河南应该加大在生态系统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高智力的人才,一些应用领域等。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