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那些坏事,大数据全清楚

现在,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你是偷偷在家里种大麻,还是偷喝了老板的好酒,别人都会知道,因为有了大数据。一起来听听吴军博士讲的两个大数据的有趣故事。
 
2010年,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多切斯特县,警察通过智能电表收集上来的各户用电情况分析,抓住了一个在家里种植大麻的人。
 
这件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大数据能够如何帮助我们解决过去的难题,以及这项技术对未来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毒品问题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毒瘤
 
到了大数据时代
 
私自种植毒品者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问题描述:毒品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毒瘤
 
过去美国政府一直把缉毒重点放在切断来自南美洲的毒品供应上,但仍然无法完全禁止毒品泛滥。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提炼毒品所需要的大麻,种植起来非常容易,甚至可以自己在家种植。
 
美国马兰州巴尔第摩市当地的一些穷人把房屋的门窗钉死后,在里面偷偷用LED灯种植大麻,因偏僻荒弃,这里很快成了毒品种植者的天堂。
 
在环境优美,生活水准高的西雅图地区同样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在西雅图把门窗钉起来种毒品自然是行不通的,但是毒品种植者也有办法。
 
有一家人花了50万美元,买下了一栋周围种满了玫瑰花的豪宅。这栋四卧两厅的大宅子其实没有人住,占据里面的是658株盆栽大麻。
 
房主每年卖大麻的收入,不仅足够付房子的分期付款和电费,而且还让他攒够了首付又买了一栋房子。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加拿大均有发生。
 
据估计,仅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每年这种盆栽大麻的收入就高达65亿美元,在当地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生意。
 
是否对这一类街区进行重点排查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答案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由于种植毒品的人分布的地域非常广,而且做事隐秘,定位这样种植毒品的房屋的成本非常高。
 
再加上美国宪法的第四修正案规定“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查和扣押的权利”,警察在没有证据时不得随便进入这些房屋进行搜查。
 
因此,过去警察虽然知道一些嫌犯可能在种植毒品,也只能望洋兴叹,这使得美国的毒品屡禁不止。
 
但是到了大数据时代,私自种植毒品者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截至2011年,仅俄亥俄一个州,警察就用类似的方法抓到了60个这样的大麻种植犯罪嫌疑人。
 
大数据是如何帮助警察提高定位效率的呢?
 
过去,供电公司使用的是老式电表,只能记录每家每月的用电量。但是从十几年前开始,智能电表的普及,不仅能够记录用电量,还能够记录用电模式。
 
因LED灯需日夜开启,种植大麻的房子用电模式和一般居家是不同的,只要把每家每户的用电模式和一般居家用电模式进行对比,就能很容易地圈定出一些犯罪嫌疑人。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