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未来趋势何在?

如何窥探出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走势?业内人士给予了10个“数据观”。
 
1 政府数据将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是可以反复利用的,政府数据一旦释放,所产生的价值要比土地高太多。在一个互联网和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开放数据不只是面子工程,还能有效反映各地投资环境、信息化程度、政府开放度等问题,数据开放势必会产生新的生产力,政府数据将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产。
 
2 “大数据四要素是预警、预测、决策、智能”
 
大数据的四要素是预警、预测、决策、智能。预警,即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对已经存在的风险发出预报与警示;预测,是指立足于纵向时间轴,对相对长时间内某些问题的判断形成指导;决策,是指通过所有相关数据的联动,形成基于数据和分析之上的决策或结论;智能,即当我们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判断,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的行为。
 
3 大数据是传统信息化厂商的掘墓人
 
传统信息化基于数据更注重查询功能,而大数据则注重信息的互通互联,可以一站式实现企业、政府需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智能分析。通过大数据,企业可以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预判;政府则可以预测把控经济脉搏、掌握行业宏观数据进而进行预判调控等。
 
4 未来三年中国大数据70%的需求集中在政府和金融应用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治国势在必行。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不仅使传统难题变得迎刃而解,更是新时期应对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尤其在金融行业,大数据很早在银行反欺诈工作中就有诸多体现。
 
5 政府数据的价值在于化学反应 而不是简单的物理聚合
 
并非建数据中心就能激活政府数据,数据中心仅仅实现了政府基础数据资源的存储、分类、整理,使数据资源进入规模化,却并未能充分反映数据爆发时代下的政府大数据处理与应用需求的价值。数据的价值并非静止状态的数据聚合,数据碰撞与摩擦才能释放内在价值。
 
6 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应该打组合拳
 
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应该打组合拳,做好统筹规划、总体设计,通过一些列配套措施、有序步骤,推动大数据产业与传统多产业融合。随着政府数据信号的释放,各城市应优先发展大数据基础设施,以与市场资深大数据公司合资的方式,成立大数据公司,建设大数据平台;进而结合当地经济特色,挖掘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点,全局统筹,有的放矢。
 
7 只有数据源服务商才有资格构建大数据生态圈
 
大数据生态圈良性运转的重要根源,也可以说是大数据行业的起点,正是数据源。发展大数据产业,首要解决的是促成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开放使用,这决定了数据源服务商在产业链条上应该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数据源服务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挖掘,完成对整个生态圈发展基础的建构。大数据价值变现过程中,数据源始终占据重心位置,只有数据源服务商才有资格构建大数据生态圈。
 
8 终究有一天,大数据智能会取代搜索引擎
 
大数据通过海量数据的相互碰撞,激发价值,开启“人工智能”,以远超人脑运转速度的服务器时速,自动在信息之间、数据之间建构关联,带来人类脑力尚难企及的理性分析结果,提供预测、预警,帮助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