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无处不在 这样的未来是你满意的吗?

成本降低后,传感器不再需要回收,而像月抛隐形眼镜般一次性使用,完成使命后自动废弃,而新的传感器则源源不断地补充数据源;传感器节点数将达到万亿级别,其数据量将超过人类日常总传送数据量的百分之八十,新的低能耗无线通信标准诞生。
 
数据服务如水即开即用
 
Google、百度、亚马逊等巨头将建立起完善的大数据服务基础架构及商业化模式,从数据的存储、挖掘、管理、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各行各业的数据孤岛打通互联。 
 
 
在用户与数据服务商之间是算法提供商,他们雇佣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与数据科学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寻找事物间的联系。
 
而用户所需要做的便是像今天下载手机App一样,选择相应的数据服务端,付费,享受“N=All”的实时数据所带来的深刻洞察与行动指南。
 
大数据浪潮席卷全行业
 
个人的生活数据将被实时采集上传,饮食、健康、出行、家居、医疗、购物、社交,大数据服务将被广泛运用并对用户生活质量产生革命性的提升,一切服务都将以个性化的方式为每一个“你”量身定制,为每一个行为提供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动态所产生的智能决策。
 
 
 
数据资产权及立法引发激辩
 
如Alistair Croll所说:数据驱动下的世界给人最大的威胁是道德方面。我们以共享资源的方式分担风险(如保险),我们越是能预测未来,我们越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个人数据资产所有权,属于个人或是公司?隐私的边界何在?当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发生冲突时如何抉择?数据是否具有地域性,如何处理跨国存储及管理的数据服务案件,等等。技术的发展将会倒逼国际社会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而跨国企业将在其中扮演主导作用。 
 
 
反过来,法律的制定也将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的进步,智能程序将能根据不同情境启用相应的隐私级别,隔绝数据采集的“私密空间”将成为新的服务热点。
 
人工智能全面渗透人类生活
 
从苹果的Siri到Google的机器翻译,再到百度的深度学习及“百度大脑”,商业与技术的频繁互动将极大提升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机器将得以理解人类文字、语音、图像、动作甚至表情背后的微妙含义,并以大数据为支撑,为人类提供效率与个性兼备的决策与服务。 
 
 
想象一次旅行,人工智能分析你以往出行记录以及近期生活轨迹,结合对各大旅游景点、交通状况、天气预测等数据分析,提供给你最贴合心意的目的地,规划好线路的无人驾驶车辆依照行程将你送至景点,并根据你的行程及时调配车辆接送。
 
所有的酒店、餐饮、服务都已经依照你的生活数据进行深度订制,机器甚至会提醒你将美好时刻记录下来,发送给相关好友,提升关系的亲密度。而你遇到的所有异国文字和语言,都将经由翻译器实时转化为你的母语。这只是诸多场景中较简单的一个切片。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