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精益基因:不 “相信” 人的管制!

德国制造,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它们为什么好,好在哪,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个关键而且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最终必然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够简单执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那么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
 
 
下图是大众汽车1969年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比现今国内很多车厂的自动化程度还高。生产流程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生产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遵循严格的顺序加工,片段之间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当每个片段简单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时候,人工就被机器取代了。说起软件公司,大家都记得微软之类的美国公司,但是做流程软件最成功的却是德国的SAP,他们把企业(甚至非生产型组织)内部所有流程都固化到软件里面,把企业中的每个人都通过软件固化到一个功能,最后完成企业可靠、高效的运作,这就是流程化的威力。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