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大而全”已经是过去,新的时代是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小而精、美而廉”才是这个时代最具有吸引力的标签,而供应链的把控则是拥有新时代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
你也许无法相信,曾经最主流的零售业态,超市,如今的日子有多“凄惨”。
中国本土连锁超市巨头之一永辉超市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同比下降 98.51%,只有约 2332 万元,引起轩然大波;华联综超、家家悦等其他上市的大型连锁超市业绩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世界第二大零售巨头家乐福在 2019 年 9 月末正式卖身苏宁易购,随后物美又接手了麦德龙;TESCO、百安居、家得宝等外资零售企业都被本土企业收购或退出,仅存的沃尔玛在华门店数量开始下降,一年 3 次被传欲“卖身”。
但是,超市的生意真的没法做了吗?等待超市的只有死路一条吗?
与传统线下超市相反,广义超市范围内,线下的便利店及细分领域超市,如便利蜂、全家、美妆集合店、尾货超市、零食超市等,都活得挺滋润,甚至有加速发展之势,Hotmax、话梅、零食很忙,都是当下最火热的投资标的。
为什么同为线下超市,大家的生存状况冰火两重天?传统线下超市还有希望回春么?陆玖财经与多位投资界人士、行业从业者进行交流后,认为传统超市依然有可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精细化运营后,让自己走出困境,但一定不会回到传统的样子,而会以全新的样子重生。
01
传统超市节节败退
疫情常态化,生产生活都逐渐恢复到疫前水平,但传统线下超市的情况却不见好转。
根据永辉超市 4 月 30 日公布的两份业绩报告,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上涨 9.8%,净利润上涨 14.76%,但更能反应真实经营状况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了 45.35%。到 2021 年一季度,情况更加恶化。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净利润出现“双降”,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 86.59%。
永辉超市的扣非后净利润率之低令人咋舌。2018、2019 年,其扣非后净利润率仅为 1.27%、1.25%,到 2020 年和 2021 年一季度,该项指标已经不足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