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乐视,很多人都有一个复杂的审视:它太过疯狂,又让人捉摸不透,冥冥之中期待它会是一个另类存在的“大家伙”。1973年出生的贾跃亭当然也这么想,尤其是在2014年的那场风波之后,他带领的乐视更是疯狂得具备无所不能的“魔性”了。
但现在,一根棍棒打来,43岁的贾跃亭和他所创立的乐视集团,正在遭遇又一场事关存亡的“打击”。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反应了,11月2日起的4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过128亿元,而最终引爆外界关注和担忧的,则来自于创始人贾跃亭一篇5000余字的公开信,还有随后一份长达两万字的与腾讯科技的采访实录。
“乐视缺钱其实是行业公开秘密,但两个月前,我发现乐视扩张太快,导致资金风险放大、组织问题不断暴露。”贾跃亭对腾讯科技说。
他也一直解释,钱花得这么快以及对资金的渴求,最大的原因是出于乐视集团对于汽车业务的超前重视,而在目前乐视的七大生态中,造成资金高度紧张的只有手机业务。
可能得承认这么一个事实了,资金链的缺口无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乐视的各个业务线,乐视体育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而这种牵连并非直到最近才暴风骤雨般地显现。乐视体育已经深陷煎熬数日。
约6成版权费未能按时支付
2014年3月20日,乐视成立了乐视体育子公司。在近两年中国体育产业崛起的背景下,乐视体育聚拢到了一大批体育行业的精英,准备大干一场。
在今年4月宣布B轮融资前,乐视体育已砸下巨额费用购买大量赛事转播版权,覆盖了绝大多数运动项目,B轮之后又先后采购了英超、NBA港澳地区等赛事版权,这也使其在行业中占据了相当有利的位置。
11月6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贾跃亭就表示,“乐视体育用两年时间成为了绝对的行业老大,无论是用户数、收入规模还是价值创造上,都是行业遥遥领先的,而且体育对整个生态的反哺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在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这个“绝对行业老大”眼下也是状况频出。
就在11月5日晚,中超赛季颁奖典礼波澜不兴,但乐视体育的编辑推送的一条出错的微博,再度将这家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晚,乐视体育紧急发布声明,决定开除当事编辑,并对亚洲足球主编、总编辑和首席内容官给予记大过和经济处罚。
但这只是一个插曲,随着资金的吃紧,更多的问题还是来自先前大量采买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