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UCloud优刻得等在内的有实力、有强大云计算支撑能力的平台,经过大了量互联网企业的磨炼,成为了众多电商平台的疫情中IT扩容的选择。其中,UCloud因其“中立”的定位,尤为受电商企业的青睐。
2020开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国,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喜庆的春节变得“特别”, 亲戚串门、朋友聚会等聚集性活动被紧急暂停,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宅模式,直接对中国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疫情的变化,全国各地均采取了较严格的社区管理,所以无论是购买口罩等防疫相关产品需求还是生鲜之类的生活服务需求,都由原来的商场、超市、菜市场和饭店等线下场所转为线上购买,直接触发了电商和外卖的需求。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补充,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企业可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民抢菜,生鲜电商订单暴涨
今年春节,热衷于菜市场买菜的长辈们也计入了生鲜抢购大军,开启了全民抢菜模式。绿叶菜、肉制品成为了最难抢购的视频。为了能抢到这些热门生鲜食品,大部分人每天定好闹钟在线蹲守抢菜,抢菜时间也越定越早。
不多时,各大微信群开始流传一张《抢菜指南》标注好了各家生鲜电商的APP库存更新时间以及各平台的优劣势,抢菜闹钟从早上的5点提前到了前一天的23:30。天猫超市晚上23:30开放第二天库存,盒马凌晨12点开放新一天的库存,每日优鲜早上预约,早上6:40开放……
由于全民集中线上抢菜,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暴涨,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春节期间:
1. 京东生鲜配送到家业务相对节前环比增长370%,
2. 每日优鲜数据显示,除夕至初四,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3. 大年三十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过300%;
4. 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春节节前单量的2-3倍;
5. 达达称春节期间蔬菜销售额同比增5倍。
6. 饿了么北京外卖买菜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商超订单也同比增长超2倍;
从历年春节期间生鲜电商的数据来看,春节的销量会比平时稍微低一些,因为春节返乡潮,一线城市用户减少,整体订单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影响下,今年春节电商平台的用户结构发生了变化,涌入了大量过往未触达的用户,导致了同一时期订单量一路爬升、暴涨,绿叶菜和肉制品等品类还出现了抢购现象。
2020年,或是生鲜电商分水岭
订单爆发式的增长,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开始出现失衡,供给的整体产业链被堵塞,供应实效难、体验难,但这些挑战同时倒逼生鲜电商行业生出了新的机会,让业界很多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对生鲜电商来说确实是机遇。此次疫情,一方面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过去制约生鲜电商最大因素的供应链,经过此次疫情的大考,将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市场,推进生鲜电商的洗牌和进一步的发展。
疫情,不仅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同时改变了生鲜电商平台的用户结构。原先在商超和百货的粮油、食品等需求被转移至生鲜电商平台;原本在商超和百货的用户将由线下购买转向线上下单进行购买。所以,只要生鲜电商平台能够解决供应链的问题,疫情将会是一次机会。
所以,2020年内或是生鲜电商的“分水岭”。疫情过去之后,会有大部分将继续延续在线采购生鲜的习惯,不久的将来,在线采购生鲜将成为大部分消费着的“标配”。所以如果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能够跟上,疫情是一次机遇,但如果能力不足,则有可能在此期间被逐渐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