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该平台致力于集聚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资源,旨在构建工业互联网融通发展生态体系。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为工业互联网实现全国一张“网”打开了大门。
参与共建的28家央企名单: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船集团、中国电科、中国航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电子、中国一汽、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华润、中钢集团、中国西电集团、机械总院集团、中国化工、中国黄金(未来参与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据了解,28家央企在参与该平台共建时分工明确。有的致力于面向全国、全行业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有的则依托行业龙头优势开拓垂直行业应用等。
根据发布的建设路线图,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将按“先互通、后融合、再提升”三个阶段,开展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国家创新中心创建、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建设和试点示范以及工业互联网融通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等四个工程建设。按照计划,建成后,该平台将具有“跨要素、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跨平台”的综合能力,努力为提升国资监管水平、促进央企资源共享和产业链生态建设提供支撑。
此次构建的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对于我国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平台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航天科工在会上还推出航天云网系统级工业应用“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主要涵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企业大脑)、企业运行支持系统(企业驾驶舱)、企业交易流程支持系统(云端业务工作室)、企业制造过程支持系统(云端应用工作室)、企业网络接入服务系统(企业上云服务站)、企业管理外包服务系统(中小企业服务站)和数据价值挖掘服务系统(数据淘金)等七项系统级应用。
航天科工总经理刘石泉表示,七项应用系统之间形成有机生态,支持企业全要素、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管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可实现“赋能企业发展、智享云端资源”的发展目标。
据悉,航天云网系统级工业应用已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成功实施,并产生实际效能。
据了解,航天云网平台已形成数十个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应用实践案例,普遍缩减研发设计周期30%至45%,生产效率提高25%至60%,成本降低10%至30%,用工减少30%至60%,促进了工业服务、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社会化集成共享、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同时航天科工制定了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并获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国家级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