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委秘书长、PAC竞赛评审委员会主席张云泉研究员在会中谈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许多HPC相关的行业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竞赛,有HPC相关的,有AI相关的,类似的比赛有很多,这对PAC来说也将会面临更多竞争与挑战,希望PAC在大家地不懈努力下,能坚持PAC理念把大赛办的更具特色。
多种赛事的涌现对PAC来说也提出了更多挑战。对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PAC竞赛应用组主席卢宇彤教授则表示,在竞赛越来越多的情况下,PAC应该思考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何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主题赛事,使之成为业内更有影响力的创新大赛。
在笔者看来,高性能计算的主题赛事多起来其实是好事儿,说明关注高性能计算的个人和组织越来越多了,中国已经有了“戈登·贝尔”奖,这是非常大的肯定,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仍有很多进步和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需要更多高性能计算专业人才,需要更多创新应用,一些创新的高性能计算服务等等。
对于如何作出特殊,如何塑造PAC的影响力,在启动会的现场,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顶级专家们都踊跃建言献策。启动会上CCF副秘书长、PAC竞赛优化组主席陈文光表示,PAC竞赛锻炼了参赛学生的并行计算与优化能力在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PAC比赛就是要以此促进教学,促进大家对这一技能的掌握,2019我们期待与参赛者在内蒙古相见,也期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的确高性能计算能力是许多创新的动力源泉,在许多重要的科研领域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新的领域也得到了应用,比如在如今大热的AI场景下的应用,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创新,希望用HPC的能力解决AI基础架构领域的问题,如何用HPC赋能AI,用HPC的集群计算能力为AI提供更强大且高效的计算资源。
与会专家表示,希望PAC能出现更多优秀的队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作品,希望能出现一些能代表我国更高水平的应用作品,为此,要扩大参赛队伍的范围,拉动更多机构、单位并给出更多鼓励和支持政策。作为一项以学校学生群体为主的赛事,希望顶尖高校能加大对于类似赛事的重视,这些呼吁也都得到了许多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