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IEEE立即停止限制华为员工参与审稿等学术评价活动

近日,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向其所属刊物主编发出邮件通知,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及其附属68家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为由,不允许华为的员工在其所属刊物的同行评审阶段担任期刊审稿人或编辑,此行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震动。
 
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虽在美国纽约州完成注册程序,但其从事学术活动带来极大的全球影响力,制定的技术标准更适用于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本应是兼具标准性与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组织。IEEE在其章程中也认定自身行动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得。但令人失望的是,IEEE此次的决策明显有悖于其价值观与理念。
 
我作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员有理由认为IEEE的行为和决定,过于草率和鲁莽,特发表以下声明,以阐明IEEE此次行为的严重不当:
 
一、因某一特定的身份特征而限制审稿人或编辑参与其领域的学术活动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学术研究理念。学术研究活动应当是理性和纯粹的,作为世界范围内拥有权威影响力的学术组织,IEEE应当坚持不受任何政治色彩所影响的纯粹学术精神和社会担当,这是学术研究工作赖以推进的基础。
 
包括华为员工(会员)在内的IEEE各领域科研人员和学术精英,他们是以学术和技术专家的身份参与IEEE所属期刊所组织的审稿与编辑活动,其学术行为完全是一个自然人的非职务行为,与法人行为无直接关系。
 
二、IEEE的决定和行为有悖其创立的宗旨和目标。IEEE及其前身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和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其后更提出了鼓励技术创新,为人类谋福祉的工作使命,以及成为全球技术团体和各地专业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助手的工作愿景。IEEE限制华为员工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的行为有悖于其宗旨和目标。
 
三、限制学术活动的法律依据缺失。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依据的是美国《出口管理条例》,而该条例的特点是对外国的贸易活动加以限制,主要管辖的范围是“商品,技术和软件”,并没有涉及个人的学术研究活动。
 
IEEE的系列学术研究是为了促进技术交流与发展,其本身属于非盈利性学术活动,绝不会带来任何商品、技术和软件相关的价值或权利的转移,与《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IEEE的声称基于《出口管理条例》进而采取限制学术活动的行为,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无据。
 
四、决策程序不透明。对审稿人、编辑或其他参与IEEE学术活动人员采取的限制乃至阻碍行为,不能只是一纸内部邮件及相关人士间的转告行为而生效,应当通过IEEE理事会做出正式决议。
 
虽然在内部邮件曝光后,IEEE官方发文正式表明立场并提出要求,但这一行为的决策过程目前仍不明确,使人难以信服。况且IEEE下设各学会及委员会各自管辖及研究的领域不同,由IEEE总部一纸公告而限制所有分支机构有华为员工参与的编辑、审稿活动,违背了组织章程和学术自治原则,带来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制范围。
 
五、IEEE混淆企业行为、政治行为和个人的学术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本是作为全球最大规模学术组织不该犯的错误。IEEE一直标榜自身是“非政治性”的全球性组织,但其依据的BIS对华为企业行为的某些判定,是企业行为与政治行为交错的产物,而阻断华为员工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完全混淆了企业行为、政治行为和个人学术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