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可能已经不再是阿里的最大对手?

转眼间,美团点评即将上市,只是看市值已经超过了京东的448.38亿美金!
 
8月30日,据香港媒体报道,美团点评暂定于9月7日-12日公开招股。美银美林、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给与3550亿港元-4524亿港元的估值(约452亿美元-577亿美元)。瑞银更是给出了7460亿港元(950亿美元),185倍的最高估值。
 
美团点评的估值一直受到众多关注,引起过不少讨论。但最关心这件事的可能不是媒体、股民、机构,而是另一个互联网巨人——阿里巴巴。
 
7月饿了么宣布将投入30亿掀起消费者补贴战,在上周公布的2季报(2019财年1季报)中,阿里巴巴披露的讯息远超外界预期。并且宣布将饿了么和口碑合并,并声称获得软银支持,将以250亿美元的估值为饿了么寻求30亿美元的融资。毋庸置疑,阿里这一系列动作都是针对美团点评,为美团点评IPO制造障碍!
 
►天猫实体商品GMV增速跌至34%,京东已经不是最核心对手?
 
从商品零售的电商业务来看,显然京东是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但阿里的业务还有高频的线下餐饮服务,酒店旅行等业务,而这些新业务扩张就必然面临着美团点评。马云等管理团队在阿里上市公司的股份就20%左右,1500亿美金的蚂蚁金服才是马云最关心的核心业务。线上支付场景,胜负已分,但在线下,美团点评则是最大的威胁!
 
二季度,天猫实体商品(physical goods)GMV增速34%,同比下跌15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1个百分点,创下最近5个季度的最低增速。阿里巴巴自2018财年(2017Q2)开始,不再公布天猫、淘宝平台的GMV具体数值,转而只披露天猫平台的实体商品GMV增速。
 
2018财年(17Q2-18Q1),天猫实体商品GMV增速为45%,现在突然掉到34%,多少让人意外。更加诡异的是,在交易额增速下降的同时,用户增速却在持续加速,23.6%的活跃用户增速不仅是最近几个季度的最佳表现,更一举超越京东同期的用户增速(21.5%)。表面上看,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粉饰财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让财报更好看情有可原。然而,我个人认为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要打压京东。
 
天猫本身就是为了应对京东崛起所成立的。京东经历了多年发展,声势浩大,一直在资本市场描述着如何追上天猫,并且成为中国最大B2C电商平台的故事。特别是进入2017年(即阿里2018财年期间)后,股价势如破竹,市值在6月突破600亿美元大关,距离百度的差距最近时只有6亿美元。正当人们热衷于讨论BAT是否要变成ATJ的时候,局势急转直下。百度在7月提出了All in AI战略,股价随之反弹,而京东股价虽然在7月继续飙升,但却在随后遭遇滑铁卢。整个8月,京东股价下跌7.22%。
 
股价下跌的原因来自财报。2017年8月14日京东公布了2季度财报;3天后,阿里也发布了2018财年1季度业绩。天猫实体商品GMV增速49%,力压京东的46%。或许是这组数据让资本市场意识到京东追赶天猫只是痴人说梦,那一周,京东股价下跌12.57%,阿里上涨10.42%。
 
在接下来的3个季度,天猫实体商品GMV增速分别为49%、43%和45%,京东为32.3%、33.1%和30.4%。体量更大的天猫始终在增速上压着京东。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