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此刻也要站“TMD”的队了?

随着滴滴和ofo决裂的一些细节被公开,很多人对这场互联网精彩大戏的结局更加期待。不过有一点可能也值得关注,尤其是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创业者来说。
 
在这场势力交锋中,我们看到,滴滴早于腾讯或阿里表现出来的野心和强势,使得创始人在众多投资方面前的处境颇为尴尬。若不是两方强烈反对,滴滴将成为最大的利益既得者,这代表着在两大巨头还未表态前,创业公司就有可能终结于滴滴之手吗?
 
而左右创业者命运的,除了BAT,现在TMD的影响似乎也正越来越重。
 
TMD的崛起不仅仅是体量,还有充满野心的投资布局
 
相较于美团,滴滴的投资进程更为激进,即使本身还靠着不断的融资支撑,公司的投资版图就开始大规模扩展到全球各地以及国内的一些明星公司,而且投资额度都不小。共享单车就是一个最现实的例子,经过几轮融资,滴滴系现在的股权要高于创始人戴威。甚至有报道说,加上董事会的两个席位,戴威存在被架空的可能性。
 
一个诞生于互联网风口不久的公司,如今已经有能力主导另一场风口的结局,这不仅仅是说明滴滴的实力,也代表一种改变:原先由BAT或者说腾讯、阿里两家掌控创业公司最后命运的局面,现在增加了一个变量。
 
即使滴滴布局共享单车是为了出行领域的进一步垄断,也无法排除这种改变只是一个开始的可能性。长远来看,在投资层面,滴滴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类似腾讯的存在,并不是空穴来风,而对更多的创业者来讲,这绝非一件好事。因为滴滴有可能成为BAT之外,另一个只能攀爬而难以逾越的大山。
 
更何况,滴滴在共享单车资本博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势,可能已经令创业者感受到了更直接的压力。
 
一名接近阿里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家》声称,滴滴系作为大股东,曾一度尝试主导摩拜、ofo合并,试图将整个共享单车纳入滴滴的出行大生态版图。在双方大股东提出的合并方案中,掌控这家新公司的,既不是ofo,也不是摩拜,而是直接由投资方滴滴主导,把两家创始人都踢出去。
 
话说,原本两家争了这么久,总会在中间出现一个胜者,但滴滴现在直接想要同时获得ofo和摩拜的最终控制权,这种渔翁得利的手段,比巨头直接控股更为强势。尽管现在双方已经决裂,但滴滴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关键作用并没有消失,ofo即使请来阿里协助,可能也未必好办。
 
出于业务联系,滴滴对共享单车可能是个个例。但反过来想,想要覆盖用户吃喝玩乐的美团,因为其本身的市场想象空间更大、覆盖范围更广,以后为了扩充体量,保不准搭上哪个风口也会像滴滴一样,通过投资进而控制初创公司。
 
早在2015年时美团涉足的品类就已经囊括了电影、外卖、餐饮实物电商等十余类。当时一名投资人将美团形容为“狼牙棒”:虽然不够锐利,但是它很大,有很多的可能。现在需要在棒上插针,针插多少、插在什么地方,是美团比较重要的事情,“当针插得足够多时,这根大棒就变成了狼牙棒”。
 
创业绕不开BAT的笼罩和帮助,现在另一条路也被TMD占领
 
但凡互联网创业或有幸站在风口上的,都很难绕开BAT,不仅是因为有钱,更重要的是有资源,这是三大巨头的关键性作用凌驾于风投之上的核心原因,尤其是流量和人脉至关重要。所以相比普通创业者,投资人更偏爱从BAT出来的创业团队。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