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构的商业世界一个典型例子

1月29日,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同时,腾讯将推进与万达旗下网络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万达将保持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导权。因此,腾讯极有可能就是王健林所谓的世界级网络巨头。
 
破旧立新之前,尚有麻烦需要解决。现有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网科)正陷入一场大规模的裁员风波,有报道称接近70%的人要离开。
 
听到消息的王健林震怒。2018年1月20日,他在万达集团2017年年会上表态,“网上传网科裁员6000人,网科总共就3000人,怎么可能裁掉6000人!曲德君你为什么也不出来辟辟谣?”作为网科董事长的曲德君曾在微信朋友圈称,万达网科没有倒下,局部调整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
 
卷入风暴的主要是网科旗下的飞凡公司,该平台承载着万达的电商梦想。
 
2012年12月12日,王健林与马云立下赌约,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比超过50%,王给马一个亿,否则马给王一个亿。话音未消。王健林转身着手布局电商。第二年称,赌约只是一个玩笑,并在万达电商不断加码。
 
但是万达拥抱线上并非坦途。五年来,万达电商走得跌跌撞撞,CEO换了三茬,如果算上其他实际负责过的万达高管,掌舵人有五六位。依此计算,几乎一年一个负责人。
 
万达没有对外公布过电商的烧钱规模,但不会是小数目。
 
“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太多的钱,我跟一些企业家讨论,他们说当初网科少给点钱,定个投资上限就好了。看来钱不能给得太多。”王健林反思道。
 
有人、有钱、有资源,好结果却遥遥无期。万达对电商的执念,是一家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的焦虑、恐慌与期盼。万达电商的沉浮,是正在被解构的商业世界的一个典型样本。
 
失利腾百万
 
2014年8月29日,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对着镜头,面带笑容,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万达电商的高光时刻,此前和之后没有什么事较之更出彩。
 
三方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一家电商公司,一期总投资额50亿元,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计划五年投资200亿。该公司就是飞凡,外界习惯称之为“腾百万”。不同于淘宝、京东,打造一个智慧生活O2O平台是飞凡的使命。马化腾当时解释,电商不完全准确,更多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让线下实体经济变得更智能。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