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班之后去盒马鲜生逛上一圈成为了李莹新的解压方式。每天除了买菜,她还会去鲜花区域转上几圈,看看有没有新鲜好看的鲜花。
李莹告诉笔者,她养成买鲜花的习惯已经快一年了,一般是一周左右换一次花。“我发现这几年身边愿意买花的女孩子好像多起来了,反正一束花也不贵,买一周的好心情不亏。”
女孩们的想法正悄然变化,她们不再等待男孩送花而是决定自己买花,与此同时,鲜花电商市场也再次被推到台前。
从一元一枝的白菜花坊到盒马花园:“打通鲜花运输最后一公里”
准确地说,盒马在鲜花领域打响第一枪的时间是2019年夏天。
侯毅在微博上略显“凡尔赛”的表示,“盒马鲜花一块钱一枝,这两天火得不行,连来店买菜的阿姨爷叔,都会顺手带束花走。”这时盒马的鲜花业务还叫“白菜花坊”——从名字也能看出盒马的意图:用低价打开市场。
2019年,鲜花市场规模初现,部分垂直鲜花电商已经展现出成熟的商业模式,盒马这个时候布局并没有先发优势。即便如此,鲜花仍是盒马看重的生意。
做鲜花零售第一品牌,盒马差点火候?
笔者在用盒马App搜索“鲜花”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鲜花产品似乎不是一直都有,有时能搜索到有时又搜索不到。
不同定位展现出的菜单并不相同
仔细比对后发现与定位有关。如果定位在盒马鲜生的配送范围内,那么是能看到当前在售鲜花的,如果定位在配送范围外就无法看到。为此笔者向盒马的工作人员求证:盒马目前在售的鲜花,配送范围是否与盒马鲜生的配送范围重合?
工作人员给了肯定的答案。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目前盒马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开店,三四线城市完全无法覆盖——即使是一二线城市,盒马的配送范围也没有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盒马花园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感,却也因此损失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