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评估专家组的现场观察

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组一行15人来我校进行为期2天的考察,全面评估了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们一致认为:“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史悠久,科研实力强,成果突出,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经济建设及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强,并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衔接紧密,大大缩短了项目的研发周期,在粉末冶金理论基础与工艺技术、新材料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其中相图计算不仅指导了本实验室新材料的研究,而且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地位;在摩擦材料方面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注射成形高精度技术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
 
在该实验室国际学术报告厅,实验室主任黄伯云院士向专家们汇报了自1997年以来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以及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和运行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情况。之后,该实验室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熊翔、李益民、杜勇分别作了《碳/碳复合材料》、《注射成形技术》和《相图计算》3个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评估专家组考察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楼、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的大型设备及其运行情况,并对实验室的评估材料逐项进行了审核。
 
评估专家组召开评议会,综合从各方面了解的实验室情况,形成了对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并向我校通报了评估结论。除了高度评价该实验室已取得的成就,专家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即:需进一步加强新材料为背景的相关基础研究,注重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术水平,确立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充分发挥成果转化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材料性能表征与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结合和材料的动态性能考核体系的研究,为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成立。该室通过对粉末冶金基础理论及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实验室承担了一批以国家级项目为主体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7994万元;取得国家奖4项、省部级奖2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67篇。已培养博士后21人,博士生38人,硕士生59人。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