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机构时不时就打着低价活动的噱头,用“假”促销虚优惠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学而思、新东方在线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50万元顶格罚款。这四家机构通过虚标产品的原定金额,制造降价力度很大的假象,实际上标注的原价并未实际成交过。但面对这样的恶性行为,消费者不仅容易受到蒙骗,且需很难拥有调查渠道,必须要市场监管局介入或平台方主动加强管控。
砍价集赞拉人头方面,微信群已经成了重灾区,各种卖广告、帮砍、助力等信息层出不穷。这类砍价看似是促销活动,实际上只是商家引流的方式,通过好友关系间的病毒式传播,吸引更多人进入商家的圈套。
“概率”营销也是不良商家的惯常套路。近几年来,盲盒经济十分火热,从玩偶到机票几乎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一些品牌玩具利用限量版和盲盒的方式进行营销,不少玩偶在二手市场上更是被黄牛炒出天价。有专家认为,这样的盲盒消费有赌博嫌疑,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成瘾心理。目前盲盒营销仍处于法律无法监管的灰色地带,在法律尚未完善前,社会、媒体应积极引导,避免买家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