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假修真”做百姓用得起的保险和大健康

水滴的保险产品卖的好,无非是因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找准了用户的痛点,而让水滴保能够找准用户痛点的,正是科技的力量。水滴正在成为保险行业最懂互联网的公司,同时又是互联网行业最懂保险的公司。

在水滴崛起之前,保险是一小部分的人的福利。而商业保险,更多的是一种升级的需求。在购买商业保险的用户中,促成购买的方式又显得格外的两极分化。有自愿的,也有被熟人社交情绪绑架的。所以,整个保险行业的品牌认知,也显得非常两极分化。主动购买的,认可的,会认为保险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和投资。而对于被动接受的,很多人只是所谓的社交关系变现的工具人,而根本原因在于,对于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而言,商业保险的价格还是比较贵。

借助对社会化流量池的开掘,水滴让保险完成了一种真正大水漫灌式的发展和覆盖。一直以来,保险的服务对象大多面向的是身体健康的人,因此大量群体都被排除在了被保的范围之外,比如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而这些人却是更需要被保障的。但矛盾的是,站在保险公司角度,给这些人投保,也意味着加大了自己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保险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保险公司往往会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在沈鹏的一次演讲中,他表示最自豪的事情不是融资N轮,也不是公司员工成倍扩张,而是每个阶段,水滴都能够在与保险公司的PK中推出几款更普惠的保险爆品。这些爆品意味的不单单是数据和估值,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能够“有保可医”

在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水滴公司是全球范围内高度稀缺的领先保险科技平台,是潜在的保险科技龙头企业。保险是传统行业定位,而科技则是对水滴创新突破,用互联网新技术助推保险行业进步的价值肯定,就如沈鹏所说,让更多人民有保可医。

02

水滴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水滴公司目前拥有两大业务板块:保险保障和健康服务。其中保险保障板块包括水滴筹、水滴保为主的业务线;健康服务板块包括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业务线。

具体业务上,保险保障指的是,从病后救助到病前保障。水滴的业务版图起源于水滴互助和水滴筹,二者属于纯用户教育的业务,盈利主要依靠水滴保上线。目前,保险保障板块的商业模式比较清晰。

水滴筹和主动关停的水滴互助主要起到用户教育的作用。水滴筹依托社交裂变触达用户,唤醒用户对于疾病和医疗资金缺口的感知,是水滴保险保障生态的起点;水滴互助属于低额病前保障,对用户进行持续、高频的保障教育,是保险保障生态的中间层保障。而水滴保则是将保障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是保险保障生态的第三层保障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