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广告的世界,新潮传媒的奋斗

在行业语境中,能够称得上“互联网春晚”的大事件只有两个,一个是罗永浩的发布会,另一个是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人们习惯了在这一天听两位“罗胖”盘点行业发生的各大热点、洞悉行业趋势,或者听听他们如何替明星公司们述职,然后用他们的金句频出完成一篇篇10W+。

不过严格来说两个“罗胖”还是有微妙的差别的。在罗永浩口中,行业案例也好趋势也好归根结底只是个靶子,最终诉求是用来衬托自己的核心思想;而在罗振宇口中,行业案例和趋势则是摆在实验器皿中的宝贵样本,总是在不断试图提炼出最关键的那个“因素”,最终诉求是送到“产业”中完成复制与量产。

所以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虽然围观这两场春晚的人群似乎很重合,但心态有着很大区别:前者更像是在找乐子,而后者往往认真听讲努力吸收——能够成为罗振宇口播的新名词,基本上都将在未来几年内人们被赋予许多新的意义。

以拼多多为例。自从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将拼多多形容为“人的逻辑”,在之后的一年里大量“人的逻辑”在人们的讨论中不断萌生,比如京东的“京喜”、苏宁的苏宁拼购。

一方面,能够分流“时间的朋友”宝贵的时间,“电梯媒体”显然是罗胖团队眼中最重要、最有发展潜力的未来行业之一;但另一方面,“电梯”这个似乎有些“狭窄”的场景,似乎又很难提供给人们足够的想象力。再考虑到信息过载、载体丰富、注意力切割的大背景,你甚至很难想象电梯广告的发展空间。

出于这样的好奇,我决定对电梯媒体和他们背后的未知江湖展开探寻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