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出苏淮猪“龙凤胎” 进一步改进克隆速度

什么样的母猪是合适的“受孕妈妈”,也很有讲究。侯黎明介绍,受体母猪的繁育能力要强,最好单胎产仔10-15头,且不能是新手猪妈妈,防止紧张而影响生产,最好的胎次是2-5胎。猪妈妈的背膘不能过肥,那样不利于生产,太薄又营养不良,背膘最好要13-18毫米。此外,乳房要均匀、没有子宫炎症等。

“移植前,我们选出了断奶后发情的5头猪妈妈,再将1000多个胚胎按照品种和性别分成每份约200个胚胎,分别注入猪妈妈输卵管里,希望能一次性获得两个品种两个性别的克隆小猪。”侯黎明说,经过小心呵护,4月27-29日,5头猪妈妈里,有3头成功受孕分娩共生下了14头苏淮小猪,最重的1.5千克,最轻的0.335千克。

下一步将研究小猪的生产、繁殖性能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供体细胞移入到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供体细胞核在卵母细胞质中含有蛋白因子作用下被重新编程、分裂并发育成新个体。相较于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就可以保留供体细胞的所有遗传物质,对个体进行复制。”侯黎明介绍,“混合了两个品种的移植,同时获得苏淮猪的公、母克隆后代,这是国内首次。

科研过程向来不会一帆风顺。此次克隆试验没有得到二花脸猪的后代,“这可能是两个品种的胚胎在猪妈妈体内发育时存在竞争,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侯黎明说。

不过,当看着黑乎乎的苏淮小猪从大白猪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的时候,侯黎明还是非常开心。那几天,他天天守在猪舍,给小猪喂奶、量体重,收集克隆小猪粪便样品,“下一步,我们会分析克隆猪的生产、繁殖性能,并分析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与作为供体的苏淮猪是否一致。”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农业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黄瑞华说,目前他们参与保存的二花脸猪、梅山猪、嘉兴黑猪等猪遗传资源有8个,收集DNA样品3704份、体细胞样品168份、冷冻精液106份,同时为淮猪、沙乌头猪、玉江猪及安庆六白猪现场冷冻保存精液36份。

此次研究的供体苏淮猪猪种,也已被纳入保护。黄瑞华说,鉴于非洲疫情的影响,南农淮安研究院联合江苏省畜牧总站和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已经第一时间对淮阴新淮种猪场的苏淮猪采取了生物保护措施,并兼顾了培育猪种苏太猪的生物保种。“抢救性”地保存了苏淮猪、苏太猪等培育猪种DNA样品约1000份,保存苏淮猪体细胞35份、冷冻精液18份。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