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结合”,2023年移动通信网或将实现初步智能化

在最新出版的《电信科学》上,一篇名为《通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的刊首文章向人们展示了完全不同的5G通信应用前景:未来的通信网络是可以高度自治的。通过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5G通信可以实现“三自”,即参数自配置,性能自优化,故障自“治愈”。

5月4日,论文共同作者之一、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信行业正在走向5G,马上要走向6G,光是看视频快点、信号好一些,那不是5G。

什么才是真正的5G?为什么5G网络要与人工智能“联姻”?

有了人工智能才能突破这些瓶颈

“5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一个紧迫的事。”论文共同作者之一、工信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最关切的是5G耗能问题。

一个5G基站与一个4G基站相比,在半载情况下,前者是后者能耗的3.5—4倍。“5G产生的价值如果还不够付电费,那将成为5G广泛落地的瓶颈。”韦乐平说,人工智能的优化能力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需要相关部门、企业等机构有紧迫感地去挖掘、去规范、去推进。

除了数据极限、能耗瓶颈,庞大网络的管理问题也急需人工智能出手。

“4G通信网络系统巨大无比,网络种类也很繁杂,到现在也没数清到底有多少个网络。所以,仅是把这些网络管理起来就很难了,更别说还要进行有机融合、协同提升。”韦乐平说,5G的情况更为复杂,就更不可能用人工的方式来管理如此复杂的资源。所以非常需要人工智能的介入,提出预警、给出预判,大大提高5G网络的管理效率。

过去10年它们曾“戴着镣铐跳舞”

早在十几年前,通信行业就已经看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潜在价值。

“一开始,一些国外运营商对于在3G阶段就实现通信网络的自组织、自优化、自“治愈”信心十足,希望在3G阶段就能够部分实现网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论文共同作者之一、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回忆道,2008年,业内就开始第一次对自组织网络进行国际标准层面的定义。

按理说,在随后的10年,自组织网络理当迎来上升发展期,但事实并非如此。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