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为何成投资潮流

在我国宣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氢能被寄予厚望。余卓平说,现在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亿吨,2030年实现碳达峰时估计能控制在130亿吨。现在每年能源领域的碳排放是大头。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变革,煤炭、石油等行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近年来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快速上升,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77%左右,这些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这也正是传统能源巨头纷纷涉足氢能的原因。

  能源安全也是其中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约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在低碳发展的同时,减少我国能源对外依赖具有战略意义。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要准确把握氢能在能源革命中的战略地位。发展氢能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能源革命的核心,从国情和能源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我国的氢能发展战略。

  新能源汽车拉动

  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领域投资趋冷,但氢能产业的投资仍呈增长势头。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领域投资为850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已达1600亿元,各级政府发布的氢能政策高达70个,20多个省份在“十四五”规划中布局氢能产业。

  “这轮氢能发展是交通领域吹响的号角,燃料电池汽车带动了氢能产业发展。”余卓平表示。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8000辆氢燃料电池车进入示范运营。其中大部分是公交车和物流车。这两年,随着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应用场景有所增加,出现在环卫车、港口运输车等领域。

  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也推动了加氢站的布局。近两年,我国新增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石化副总经理凌逸群说,中石化提出了打造世界领先清洁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新兴业务进行谋划发展。2019年,中国石化生产利用氢气350万吨,在全国占比超过10%。中国石化有3万座加油站,这些都是布局加氢站的优势,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加氢站网络。

  应用侧的热情与政策支持不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仅2020年就有欧盟、加拿大等11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战略。截至2020年底,占全球GDP总量一半的27个国家中,16个已制定氢能战略。

  在我国,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能源“十四五”规划把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艳表示,此次氢能热源自应用侧,自下而上推动,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政策目标和国际关注。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