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赛作品中,“浮生偷得半日闲”队伍开发的是一款面向老人群体的小程序,里面涵盖了文字识别、谣言鉴别、垃圾分类等功能。
虽然设计界面和功能选项看起来十分简洁,但其背后的技术难度,并不低。以文字识别为例,“浮生偷得半日闲”队伍设计的小程序,既需要对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同时还需以语音朗读的方式传递给老年用户。
另外,在谣言鉴别模块,面对互联网环境中冗杂繁复的信息,如何通过编程设下筛选机制也是一大难题。
不过,当被问及“编程是否有难度”时,“浮生偷得半日闲”队伍的答案是——还好。该团队后来解释称,腾讯云云开发、以及腾讯云在此次比赛中免费开放的AI技术,在过程中给到了很多帮助。
腾讯云云开发提供了云函数、云数据库,基本开发用得到的都给了,还有模板消息之类的。我觉得腾讯云 AI 识别能力很快而且很准,调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它提供了母版,比如你想用这个产品,你点一下在线生成调用接口,他们直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里面输入他们要的凭证,自动生成一个母版代码,直接复制粘贴到云函数,把相应的数据写好接口之类的,然后 return 直接调用就接收到了,很方便。
“浮生偷得半日闲”队员在采访中表示。
在开启了技术话匣子后,“浮生偷得半日闲”队员还进一步向雷锋网介绍了微信云开发和云函数。
原生的小程序开发是来回拐的,认证很复杂,但腾讯云云开发是小程序默认就拥有可以申请登录态的,就是它可以直接获取用户的信息,直接输入一行代码就能拿到用户的信息,只要用户允许的话,非常方便,很大降低了我们开发难度。
事实上,不止是“浮生偷得半日闲”队伍,参赛选手中不乏没有编程经验的学生党、00 后,或者是非编程方向的从业人员,他/她们有的是创意和思维,而对于创意实现,则多是借力于腾讯云 AI。
能力开放,是为了更好的产业落地
腾讯云希望持续推动 AI 技术与各行业结合,持续释放 AI 应用价值的平台,作为腾讯 AI 能力的商业化出口,其实力不容小觑。
雷锋网了解到,腾讯云 AI 背后的强大技术支撑,其实是包括腾讯优图在内的多个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
截至目前,腾讯优图拥有超过 800 余项 AI 相关国内外专利,300 余篇论文被 CVPR、AAAI、ICCV 等国际顶级 AI 会议收录,其技术实力可见一斑。